[发明专利]快速原纤化的莱塞尔纤维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9108.0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9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J.梅纳;R.艾格纳;J.甘农;M.里莱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津格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92 | 分类号: | D04H1/492;D04H1/4258;D01F2/00;D06M11/11;D06M11/55;D06M11/64;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段菊兰;周李军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原纤化 莱塞 纤维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原纤化的莱塞尔纤维,其具有20或更大的原纤化商Q,并且其超细纤维的含量至少为50%,所述超细纤维具有小于14目的细度和小于2μm的直径,以及其用于制备擦拭布的用途,所述擦拭布含有浆粕和5至20重量%的原纤化的莱塞尔纤维。
本发明涉及原纤化的莱塞尔纤维,其具有20或更大的原纤化商Q,并且其超细纤维的含量至少为50%,所述超细纤维具有小于14目的细度和小于2μm的直径,以及其用于制备擦拭布的用途,所述擦拭布含有浆粕(Zellstoff)和5至20重量%的原纤化的莱塞尔纤维。
现有技术
US 6042769公开了通过使纤维素的聚合度降低至少200个单位的处理来增加莱塞尔纤维的原纤化倾向的方法。如此获得的纤维应特别用于非织造织物和纸。所述处理优选用漂白剂进行,特别是用次氯酸钠进行。可替代地,用酸,优选无机酸如盐酸、硫酸或硝酸的处理也是可能的。但是,该方法至今没有商业转变。
在非织造织物中使用再生纤维素纤维,如粘胶纤维和莱塞尔纤维是众所周知的。具体地讲,通过研磨或也在所谓的精制机(Refinern)(其由造纸已知)中使莱塞尔纤维原纤化(auffibrilliert),并作为纤维素-超细纤维与纸浆混合用于所谓的湿法成网法(Nasslege-Verfahren)(在本领域中也被称作“湿法成网法(wet-laid-Verfahren)”)中。在此,制备各种产品,像例如擦拭-或清洁布,所谓的湿巾,和用于例如薄绢的纸结构。例如,US8187422描述了,通过向纸浆添加原纤化的莱塞尔-超细纤维可相应地优化一次性纤维素擦拭布的性能。不同于纯浆粕擦拭布,清洁行为应通过该添加相应地得到改善。在此,优化的性能特性的特征应在于增加的不透明度(光散射)和孔隙率,改善的柔软手感。较高的孔隙率应导致较高的对水和油的吸收能力,这导致改善的清洁行为。
US 8187422没有确切描述如何制备所使用的莱塞尔-超细纤维。仅简述,通常的莱塞尔-短纤维,如其例如还用于制备纺织品,可在圆盘式精制机或类似的装置中在水性介质中在低的固体比例下原纤化。根据US 8187422使用的莱塞尔-超细纤维以已原纤化的状态从供应商购得。它们具有CSF 175 ml的原纤化度以及2μm的直径。40%的纤维应在此具有细于14目的细度。在US 8187422中公开的一次性擦拭布含有25和75%之间的以这种方式制备的莱塞尔-超细纤维。
尽管根据US 8187422使用的莱塞尔纤维在水性介质中在机械研磨负荷下原纤化。然而,为了根据US 8187422实现特定的原纤化度,关于时间和能量投入的花费在使用目前精制机-技术的情况下,比例如用于浆粕的显著更大。
目的
相比于该现有技术,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擦拭布中的纤维,其一方面可以被成本有利地原纤化,和另一方面以在擦拭布中的较小的量比例仍实现擦拭布的相同的机械性能,像例如高的强度。
发明描述
上述目的可通过原纤化的莱塞尔纤维实现,其特征在于,它们具有20或更大的原纤化商Q,并且其超细纤维的含量至少为50%,所述超细纤维具有小于14目的细度和小于2μm的直径。为了避免误解,应在此阐明,在本发明上下文中的术语“原纤化的莱塞尔纤维”不是指完全相同的纤维的总量,而是指性质基本上相同的纤维的混合物,其中,以不同细度(用目数测量)和不同直径的纤维的混合物。
所述原纤化商Q定义为
Q = 200 / tCSF200
在此tCSF200是在CSF-测试中为实现200的CSF-值所需的时间(用分钟表示)。Q越大,则因此在恒定的原纤化条件下需要更少的时间,以实现相同的原纤化度。根据初始纤维的种类和根据本发明的酸处理,可实现至最多400的Q-值。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擦拭布,其含有浆粕和5至20重量%的原纤化的莱塞尔纤维,并且其中,所述原纤化的莱塞尔纤维具有20或更大的原纤化商Q。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浆粕是纸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津格股份公司,未经连津格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9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