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8572.8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喜藤雅和;田中宽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日本伊格尔博格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4 | 分类号: | F16J15/34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国际申请>=PCT/JP2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密封 装置 | ||
提供机械密封装置,改进了密封盖的结构、并且密封环等密封要素的维护的操作性优异。一种机械密封装置,其具备:配合环(131),其与旋转轴(101)一同旋转;以及密封环(133),其与所述配合环(131)对置地滑动接触,该机械密封装置对所述旋转轴(101)与被固定于设备主体(102)的密封盖(105)之间进行密封,该机械密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05)是至少由第一密封盖(107、108)和第二密封盖(106)构成的分割结构体,所述第一密封盖(107、108)被连接成能够留下所述第二密封盖(106)而沿轴向拆装,并且所述密封环(133)被连接成能够跟随所述第一密封盖(107、108)的形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用作化学、食品、一般产业等的旋转设备的轴封的机械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波纹管型机械密封装置具备:密封环,其被保持于被固定于波纹管的保持器;以及配合环,其与密封环对置地滑动接触,密封环经保持器、波纹管和适配器而被支承于密封盖,配合环被支承于旋转轴并与旋转轴一同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116844号(0016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机械密封装置中,构成固定侧的密封组件的保持器、波纹管、适配器和密封盖分别通过焊接等被彼此固定。并且,密封盖借助于螺栓、螺母等被固定于设备主体。因此,在进行密封环的滑动接触面的校正等维护时,解除将密封盖固定于设备主体的螺栓、螺母的紧固,将固定侧的密封组件与密封盖一同沿轴向卸下以进行维护。
但是,在维护时卸下的密封盖是沿旋转轴的径向和轴向覆盖密封环等密封要素的结构,因此在径向和轴向上大、并且具有相当的重量,存在这样的问题:经波纹管等被连接于密封盖的密封环等的维护的操作性差。特别是,越是用于大型设备的机械密封装置,该问题越是显著。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改进了密封盖的结构、并且密封环等密封要素的维护的操作性优异的机械密封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机械密封装置如下:
该机械密封装置具备:配合环,其与旋转轴一同旋转;以及密封环,其与所述配合环对置地滑动接触,该机械密封装置对所述旋转轴与被固定于设备主体的密封盖之间进行密封,该机械密封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盖是至少由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构成的分割结构体,所述第一密封盖被连接成能够留下所述第二密封盖而沿轴向拆装,并且所述密封环被连接成能够跟随所述第一密封盖的形态。
根据该特征,由于密封环被连接成能够跟随第一密封盖的形态,并且第一密封盖被连接成能够留下第二密封盖而沿轴向拆装,因此,通过将密封环与第一密封盖一同从第二密封盖卸下,从而能够对重量轻、操作性优异的连接体实施密封环等的维护。
所述机械密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盖是由外径侧密封盖和内径侧密封盖构成的、被连接成能够拆装的分割结构体,所述密封环被连接成能够跟随所述内径侧密封盖的形态,并且在所述外径侧密封盖和所述第二密封盖分别设置有供给孔,该供给孔用于从外部向所述密封环配置空间供给流体。
根据该特征,无需在内径侧密封盖形成供给孔,能够将内径侧密封盖形成得小型、轻量,能够提高维护时的密封盖的操作性能。
所述机械密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盖是由外径侧密封盖和内径侧密封盖构成的分割结构体,所述内径侧密封盖以能够从轴向外侧拆装的方式被连接于所述外径侧密封盖,并且所述密封环被连接成能够跟随所述内径侧密封盖的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日本伊格尔博格曼有限公司,未经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日本伊格尔博格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8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线圈绕制设备
- 下一篇:一次线圈绕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