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车辆引导至停车场上的空闲停车位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8501.8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7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S·诺德布鲁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郭毅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引导 停车 场上 空闲 停车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车辆(20)引导至具有多个停车位(14)的停车场(10)上的空闲停车位(18)的方法,其中,每个停车位(14)分配有一个停车位标记(30),其中,所述停车位标记(30)至少存储关于所述停车位(14)的占用的信息并且所述车辆(20)在泊入停车位(14)时将所述停车位(14)通过所述停车位标记(30)标记为占用的并且在从所述停车位(14)泊出时将所述停车位(14)通过所述停车位标记(30)又标记为空闲的。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涉及分别设置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一种停车场(10)、一种车辆(20)以及一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车辆引导至具有多个停车位的停车场上的空闲停车位的方法,其中,每个停车位分配有一个停车位标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涉及分别设置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一种停车场、一种车辆以及一种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简化停车场搜索已知如下服务,在所述服务中,驾驶员将其车辆移交给停车场的操作者,操作者随后接管该车辆的泊车。如果该车辆的所有者或其驾驶员又需要该车辆,那么该车辆由该车辆的操作者从停车位中泊出并且提供在用于提取的提取区域中。该服务也称为代客泊车。
通常,该服务至今已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驾驶员在到达时将其钥匙递交给停车场运营者的工作人员。车辆的泊入和泊出然后由工作人员执行,该工作人员将车辆从移交区域驾驶到停车场并且又驾驶回到提取区域。
此外,例如由文献DE 10 2012 015 968 A1已知一种用于在停车场地上无驾驶员地移动车辆的方法。在此,车辆配备辅助系统,该辅助系统允许自主行驶。在此设置,实现由外部控制装置对车辆进行访问,以便控制车辆到停车场地的所分配的停车位或从其离开。
有关全自动泊车的挑战在于,在停车场上或在停车楼中的导航。这尤其基于以下原因:在停车场上并且主要在停车楼中通常不存在足够的行车道标记或相应车道的足够标记,尤其是在停车楼中或也在地下停车场中卫星导航是不可用的并且经常不存在用于导航的准确地图。此外,必须准确识别在停车场上的哪个停车位还是空闲的或已经被占用,并且在停车楼中除了在层中的位置之外附加地高度或停车楼楼层(Parkdeck)必须是已知的或是可通过车辆确定的。
由文献US 2012/0092189 A1已知一种基于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方法,借助该方法能够识别停车位的占用。对此,每个停车位具有一个RFID标签。如果停车位由车辆占用,那么RFID标签的信号被阻断,从而读取装置针对询问仅能够获得分配给未被占用的停车位的RFID标签的回答。
由文献US 2002/0143465 A1已知一种用于确定车辆在行车道上的位置的方法。对此,将磁体放入行车道中,其中,能够通过磁体的极性或通过极性切换的顺序对车道进行编码。
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如下方法,借助所述方法,自主行驶的车辆能够准确确定其在停车场上的位置并且能够在没有中央控制单元的辅助的情况下找到至空闲停车位的路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将车辆引导至具有多个停车位的停车场上的空闲停车位的方法,其中,每个停车位分配有一个停车位标记。还设置,停车位标记至少存储关于停车位的占用的信息并且车辆在泊入停车位时将所述停车位通过停车位标记标记为占用的并且在从所述停车位泊出时将所述停车位通过停车位标记又标记为空闲的。
停车场能够例如涉及露天停车场、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场。在此,停车场的每个停车位分配有一个停车位标记,所述停车位标记至少存储关于如下的信息,即相应停车位是占用还是空闲的。车辆配备有停车辅助系统,所述停车辅助系统允许自主行驶。通过辅助系统因此不仅接管横向引导(转向)而且接管纵向引导(加速和制动)。车辆由其驾驶员首先驾驶到停车场附近或到停车场上的移交区域。在那里,驾驶员下车并且激活停车辅助系统,以便使其车辆被自动引导至空闲的停车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8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