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传输系统、送电装置、以及受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8478.2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8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汤浅浩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38/14 | 分类号: | H01F38/14 |
代理公司: | 11247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晓光;贺月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传输 系统 送电 装置 以及 | ||
在本电力传输系统中,受电线圈(250)和送电线圈(450)被卷绕,以使得:当在俯视观察的情况下,第一送电绕组部(450a)和第一受电绕组部(250a)在送电卷绕轴(CL1)和受电卷绕轴(CL2)具有位置偏移的位置处彼此重叠时,第一送电绕组部(450a)和第二受电绕组部(250b)不彼此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传输系统及其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所述电力传输系统包括从送电装置非接触地接收电力的受电装置。
背景技术
如PTL 1到7中所公开的,存在一种已知的电力传输系统,其使用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非接触地发送和接收电力。根据这些文献中公开的电力传输系统,送电装置上的送电线圈的形状和受电装置上的受电线圈的形状基本上彼此一致。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公开号为2013-154815的日本专利公开
[PTL 2]公开号为2013-146154的日本专利公开
[PTL 3]公开号为2013-146148的日本专利公开
[PTL 4]公开号为2013-110822的日本专利公开
[PTL 5]公开号为2013-126327的日本专利公开
[PTL 6]公开号为2014-011852的日本专利公开
[PTL 7]公开号为2014-039462的日本专利公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传输电力时,为了提高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的位置偏移性能,已经提出将送电线圈的尺寸设定为大于受电线圈的尺寸。在采用具有环形形状的线圈作为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外部形状,并且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中心位置彼此一致(正确定位的状态)的情况下,耦合系数(κ)变大。另一方面,当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中心位置发生偏移(位置偏移的状态)时,耦合系数(κ)变小。
当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处于正确定位的状态时,有利地形成磁路,从而能够获得高耦合系数(κ)。另一方面,在位置偏移的状态下,例如,相对于受电线圈,从送电线圈的一个位置形成两个磁路。因此,当发生位置偏移时,耦合系数(κ)显著降低,从而降低电力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处于正确定位状态的情况下,或者在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处于位置偏移状态的情况下,抑制电力传输系统中的耦合系数(κ)的变动的电力传输系统、送电装置以及受电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本电力传输系统、送电装置、以及受电装置中,上述受电线圈和上述送电线圈被卷绕,以使得:当在俯视观察的情况下,上述第一送电绕组部和上述第一受电绕组部在上述送电卷绕轴和上述受电卷绕轴具有位置偏移的位置处彼此重叠时,上述第一送电绕组部和上述第二受电绕组部不彼此重叠。
根据该配置,当送电卷绕轴和受电卷绕轴具有位置偏移,并且在第一送电绕组部和第一受电绕组部之间形成磁路时,在第一送电绕组部和第二受电绕组部之间不形成磁路。因此,能够减小耦合系数的降低以及电力传输效率的降低。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在此电力传输系统、送电装置、以及受电装置中,可以提供能够在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处于正确定位状态的情况下,或者在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处于位置偏移状态的情况下,减小耦合系数(κ)的变化的电力传输系统。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例中的电力传输系统;
图2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受电装置的配置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8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