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58358.2 | 申请日: | 2015-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8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祐有纪;岛津智宽;水野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 主分类号: | H01L23/473 | 分类号: | H01L23/473;H05K7/20 |
| 代理公司: | 31300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具备流路管(3)和板状的内翅片(34)。流路管供热介质流通,并且,该流路管的与热介质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流路截面具有扁平形状。内翅片具有多个第一翅片(340)和多个第二翅片(341)。多个第一翅片将热介质流通的主流路分割成多个细流路。在与形成有多个第一翅片的区域(34b)相比位于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游端部(34a)及与形成有多个第一翅片的区域相比位于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的下游端部(34c)中的至少一方,多个第二翅片形成为与热介质的流通方向平行。多个第一翅片彼此之间的翅片间距(Fp1、Fp2、Fp3、…、FpN)全部相同。多个第二翅片彼此之间的翅片间距中的至少一个翅片间距与多个第二翅片彼此之间的其他翅片间距不同。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4年10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19292号,并将其公开内容作为参照而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液冷散热器,形成为盘状的两块板相对且叠加,它们之间液体密封地钎焊。在该液冷散热器中,存在如下情况:为了使在翅片的各部流通的冷却液的流量均匀,使构成被收纳于液冷散热器的内部的人字型翅片的纵肋的顶端弯曲(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5609号公报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通过使构成人字型翅片的纵肋的顶端弯曲从而使在翅片的各部流通的冷却液的流量均匀,但是,存在因冷却液的流量的分配性变化而热交换性能(冷却性能等)变差的可能性。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纵肋的顶端的间隔恒定,因此不能使例如特定部位的热交换性能提高。
另外,例如,能够通过变更主冷却区域的翅片形状、例如将主冷却区域的内翅片大型化等来提高热交换性能,但是,当变更主冷却区域的翅片形状时,存在缺乏通用性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变更主冷却区域的翅片形状就能够实现特定部位的热交换性能的提高的热交换器。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备流路管和板状的内翅片。流路管供与热交换对象物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流通,并且,流路管的与热介质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流路截面具有扁平形状。内翅片配置于流路管的内部,使与热介质的传热面积增大。内翅片具有多个翅片。多个翅片沿着正交方向排列,并且在多个翅片彼此之间形成有供热介质流通的多个细流路。多个内翅片分别具有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第二翅片设置于第一翅片的上游及下游中的至少一方。多个第一翅片将供热介质流通的主流路分割成多个细流路。在与形成有多个第一翅片的区域相比位于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上游端部及与形成有所述多个第一翅片的区域相比位于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的下游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多个第二翅片形成为与热介质的流通方向平行。多个第一翅片之间的翅片间距全部相同。多个第二翅片彼此之间的翅片间距中的至少一个翅片间距与多个第二翅片彼此之间的其他翅片间距不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内翅片具有多个第一翅片和多个第二翅片,多个第一翅片的全部翅片间距相同,多个第二翅片的一部分翅片间距与多个第二翅片其他部分翅片间距不同。因此,不变更主冷却区域的翅片形状就能够实现特定部位的热交换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一边参照添加的附图一边通过下述的详细的记述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更加明确。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叠型热交换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8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