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发器、SUDAC、收发器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和SUDAC中的信号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8251.8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9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布里宁;弗兰克·布克哈特;克里斯蒂安·罗德;吴荣坤;罗伯特·舒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
主分类号: | H04W88/04 | 分类号: | H04W88/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闫晔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sudac 中的 信号 处理 方法 | ||
用户设备的收发器包括接收级、前端信道估计器、前端信道均衡器、后端信道估计器和后端信道均衡器。接收级被配置为从SUDAC接收入站信号,SUDAC能够实现包括使用极高频的前端通信和使用超高频的后端通信在内的中继通信。入站信号包括数据部分、后端控制部分和前端控制部分,前端控制部分包括前端评估信号和配置信号。前端信道估计器被配置为基于前端评估信号执行信道估计,其中前端信道均衡器被配置为基于前端信道估计器的信道估计来均衡由于使用极高频引起的失真。后端信道估计器被配置为基于后端控制部分执行信道估计,其中后端信道均衡器被配置为基于后端信道估计器的信道估计来均衡由于使用超高频引起的失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收发器、SUDAC(也称为共享用户设备侧分布式天线组件)以及包括收发器和SUDAC的系统。另外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在收发器中或在SUDAC中进行信号处理的方法。优选实施例涉及SUDAS(共享用户设备侧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同步概念。
背景技术
SUDAS是包括至少一个中继器的系统。在传统的放大和转发(AF)中继网络中,(从中继节点发送的)中继信号通常位于与(从源节点发送的)原始信号相同的载波频带中。假设正交信道用于中继,其中假设了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或码分复用(CDM)。在有效载荷数据内提供的导频数据(也称为训练数据或参考数据)通常足以用于所使用的载波频带和相关子带中的同步和一般估计。由于考虑到用于传输的相同频带,可以针对AF中继系统优化(由源节点传输的)导频结构,关于最坏情况的信道条件和在目的地节点处所应用的信道估计技术,参见[9]、[10]。这不适用于在信号传输和转发期间的显著的频率转换。
例如,在[8]中提出了一种导频矩阵设计,其中针对AF中继系统识别从源节点到中继节点和从中继节点到目的地节点的级联信道。然而,由于在相同频带中的传输,假设这两个信道具有相同的缓慢的时变特征。这是在这两个信道都是准恒定的假设下可以应用一组不同的导频矩阵(=在中继节点处应用的酉子载波置换矩阵)的原因。目的地节点利用该组的知识来估计这两个信道。
假定其中包括导频数据字段的信号结构,用于从这些导频字段估计传输信道或(载波)频率偏移的方法是广泛已知和应用的,参见[3]和[6]。这些估计适用于导频字段所在的时间-频率-代码-空间(t-f-c-s)资源。此外,无线信道的互易性的事实是广泛已知的并且经常被利用,例如,在[7]中,假设了完美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11]中,考虑了OFDM/OFDMA中继系统中的同步和信道估计方案,其中在支持基于OFDM的移动网络系统的透明中继系统和协作中继系统之间存在差异。透明中继意味着用户设备不能确定用户设备是否从基站或从中继器接收到信号。然而,协作中继与基站和用户设备进行交互,这里特别强调空间-时间(块)编码和空间-频率(块)编码。
在[11]中,在中继有效载荷信号内的导频数据可以直接用于信道估计和同步。此外,[11]使用不同传输链路之间(例如,直接链路和两个中继链路之间)的传播延迟估计以及不同延迟的补偿以进行更准确的信道估计。尽管在[11]中没有说明,但是只有延迟在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内这才工作,以避免符号间干扰(ISI)和载波间干扰(ICI)。
[11]还使用所存储的来自早期估计的载波偏移和时序偏移,因此提出了对发射机设备的识别以进行正确的表查询和偏移补偿。该表可保持更新。这对于[11]中的协作系统来说非常必要,因为所有设备(基站、中继器、用户设备)共享相同的t-f-c-s资源。
在[1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向中继网络的专用信道估计方法,称为压缩感应。基于非常特定的训练序列,由每个用户终端发送的高斯随机训练序列,进行迭代信道估计。因此,该方法仅在应用高斯随机训练序列时才能很好地执行。
[13]示出了使用迭代算法的MIMO双向中继系统中的信道估计误差的交换,其中通过交换信道估计误差而产生进一步的延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未经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8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盒(山阜山珍3)
- 下一篇:包装盒(山阜山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