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引导手术针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7733.1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9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Y·Y·奇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Y·Y·奇恩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张臻贤;屈小春 |
地址: | 新西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引导 手术 设备 | ||
一种具有提高准确度的用于引导手术针的设备(100)。所述设备(100)具有用于将所述设备(100)定位在患者上的基座(1);附接至所述基座(1)的第二弧形构件(6);可移动附接至所述第二弧形构件(6)的第一弧形构件(4);在一端附接至针引导支座(3)且在远端可移动附接至所述第一弧形构件(4)的臂(2),和附接至所述臂(2)以指示垂直参考点,用于测量所述臂(2)从所述垂直参考点相对于所述基座(1)的倾斜角的角标记装置(7)。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构件(4)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弧形构件(6)上移动以有利于所述针引导支座(3)在头尾向平面中移动且所述臂(2)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弧形构件(4)上移动以有利于所述针引导支座(3)在轴向平面中移动。
相应申请声明
本申请基于关于新西兰专利申请号701196提交的临时说明书,该说明书的全文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基本上涉及用于引导手术针的设备。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在手术期间用于确定手术针在人患者躯干中的进入位置的用于引导手术针的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首先通过将成像表面标记物放置在患者(如躯干)上,经由成像技术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患者计算出手术针(如活检针)在患者中的进入点和进入角。针进入点一般是参考最适合成像位置标记物来选择且针相对于扫描平面的进入角是通过扫描机计算机来计算。随后操作员须在将手术针插入患者前例如借助在病床末端的分度器估算所计算得的针进入角。
在针开始进入患者后,通常需要试错以通过手术针重复进入和进一步扫描来重新定位手术针以接触目标(如病灶、流体收集或在无线电或微波组织消融期间)。这个过程的缺点是因针多次进入而延长了操作时间,这可导致患者不适和增加CT扫描的辐射暴露。
用于引导手术针的已知设备包括http://apriomed.com/products/seestar/公开的SeeStar装置。这些已知装置存在的缺点是其在使在轴向和头尾向平面中的手术针的准确进入角与成像机计算得到的进入角匹配方面仍相对不精确,因为设备不得不构造为具有在附接至患者身体前的预测进入角,如果患者身体表面不平整,那么在附接后可导致实际进入角变化。如此一来,已知装置仍然频繁地要求重复进针和扫描以实现成功活检。
最近,已知机器人自动化图像引导立体定位设备,其被专门设计用于确定针进入人患者的位置和角度(主要用于脑部手术)。然而,这些设备很庞大、要通过昂贵的软件升级来维护且难以操作,从而要求高度专业的手术技能。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成本效益和较小侵入性的诊断设备,从而在放置在患者身体上后可以在设备上配置手术针的进入角。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解决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些问题如上文讨论的那些问题的用于引导手术针的设备。
或者,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给公众提供可用选择。
发明公开内容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全文中,词语“包括(comprise,comprising)”等是按包容性含义而不是排他性或穷举性含义解释,换句话说,理解为“包括但不限制于”。
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提供用于引导手术针的设备,其包括:
·基座,其被构造为用于将引导装置放置在患者上;
·臂,其一端附接至所述针引导支座且在远端附接至第一弧形构件;
·针引导支座,其被构造为用于附接用于手术针的手术针引导件;
·第二弧形构件,其附接至所述基座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Y·奇恩,未经Y·Y·奇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7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