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棘突间动态种植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7121.2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2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金铉成;尹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尔科生物医疗株式会社;金铉成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方挺;黄谦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突间 动态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棘突间动态种植体,包括:上板,贴紧上棘突;下板,贴紧下棘突;移动部,结合于上板的前方部和下板的前方部之间,以根据棘突的移动使上板和下板在一定范围内上下、左右移动;上棘突结合部件,将上板贴紧结合于上棘突;及下棘突结合部件,将下板贴紧结合于下棘突。根据本发明,通过向上棘突和下棘突提供弹力,不仅维持上下棘突之间的空间,而且,因与上下棘突融合移动,不损伤棘突,防止从棘突之间脱离的现象。另外,因可随相邻棘突的上下、左右移动一起移动,上棘突和下棘突的移动较之现有技术的种植体更加自然,而且,由此不会给脊椎带来福大。另外,可从棘突的侧面插入之后,利用工具旋转翼部拧紧,从而可实现微创手术。另外,插入相邻棘突之间之后,在棘突的两侧拧紧翼部,则具备于翼部的多个钉子贴紧棘突的两侧面钉入,从而可使上侧翼部和下侧翼部可稳定结合于上下棘突。另外,可在折叠上侧翼部和下侧翼部的状态插入棘突之间,插入时翼部不会卡在上下棘突,不仅可从棘突的后方插入,还可从侧面插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棘突间动态种植体,尤其涉及为治疗因脊椎中央的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变窄导致的椎管狭窄症而插入棘突(spinous process)之间的棘突间动态种植体。
背景技术
椎管是使连接于头部的大脑,起到将大脑产生的信号传递至胳膊和腿的“电线”作用的脊神经经过的通道。位于各脊骨的后方的孔上线连接形成通道,而神经通过该通道从大脑连接至胳膊、腿。
椎管狭窄症是指因供脊神经通过的通道变窄而压迫神经的疾病。最常见的退行性狭窄症的发病原因是随着脊柱的老化过程,前面有发生退行性变化的椎间盘突出而压迫神经,后面因围绕神经的黄韧带变厚、变硬而压迫神经,位于椎管后方的脊柱关节变得肥厚,而且,因脊骨的摩擦非正常生长的骨头(骨刺)压迫脊神经。
近来,为了治疗上述椎管狭窄症大多采用插入相邻的棘突之间的种植体(implant)。但是,现有技术的种植体因无法与上部及下部的棘突融合,不一起移动而各自移动,因此存在不仅因脊柱的长时间移动损伤棘突,而且从棘突之间脱离的问题。
另外,构成种植体的上板和下板可根据上部棘突及下步棘突的上下移动提供一定程度的弹力,但存在无法不仅可根据上部棘突及下部棘突的上下移动,还可以根据左右移动自然移动的局限性。
另外,将种植体插入棘突之间时,需从背后切断韧带进行插入,因此存在不仅手术时间长,而且,在手术结束之后恢复也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
另外,插入棘突之间之后,与上部及下部的棘突结合的翼部,不具备可根据棘突的厚度进行调节的结构,因此存在种植体无法与上部及下部的棘突完全稳定地结合在一起的问题。
作为先行技术文献有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10-1346095号及大韩民国公开专利第10-2010-0080908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插入相邻的棘突之间并向上部棘突和下部棘突一侧提供弹力,以维持棘突之间的空间并可与上部及下部棘突一起移动的棘突间动态种植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上部棘突及下部棘突的上下、左右移动一起移动的棘突间动态种植体。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不是从棘突的后面插入,而是从棘突的侧面插入之后,利用工具旋转翼部拧紧,从而可实现微创手术的棘突间动态种植体。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插入相邻的棘突之间之后,在棘突的两侧面拧紧翼部,从而可使上侧翼部及下侧翼部完全稳定地结合于棘突的棘突间动态种植体。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尔科生物医疗株式会社;金铉成,未经索尔科生物医疗株式会社;金铉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7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牌识别道闸一体机及停车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执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