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性物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56416.8 | 申请日: | 2015-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2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绘里香;加藤隆弘;石黑健司;中野康宏;牧野绫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A61F13/49;A61F13/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性 物品 | ||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形成肌肤抵接面的透液性的正面片、背面片和介于该两片之间的吸收体,且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片包括凹凸构造的无纺布,该无纺布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条状的凸条部和凹条部,在所述凹条部与邻接的下侧片接合,
所述无纺布至少以延伸度在原料阶段为100%以上且800%以下的高延伸度纤维为原料,
所述无纺布包含以下述方式形成的纤维,在该一根纤维中具有纤维直径彼此不同的大径部和小径部,
所述下侧片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纤维的集合体,
所述凸条部在所述无纺布与所述下侧片之间具有中空构造,
所述无纺布具有顶部区域、底部区域和位于该两者之间的侧部区域,所述凸条部的顶部由该顶部区域形成,所述凹条部的底部由该底部区域形成,
所述侧部区域的纤维密度比所述顶部区域的纤维密度和所述底部区域的纤维密度的任一者都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包括多个将其构成纤维彼此的交点热熔接而形成的熔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具有所述凹凸构造。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吸收性物品从其正面片侧施加4 g/cm2的负载的状态下,所述凸条部能够维持其中空构造。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片与所述下侧片沿所述凸条部延伸的方向断续地接合。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至少长度方向中央区域,所述吸收体的宽度比所述正面片的宽度和所述下侧片的宽度的任一者都窄,并且,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至少长度方向中央区域,所述吸收体的各侧缘为直线状,且与所述凸条部和所述凹条部延伸的方向大致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各侧缘呈组合了曲线而成的形状,
所述吸收性物品在其长度方向前方区域和后方区域,各侧缘向宽度方向外侧呈凸状地弯曲,并且在长度方向中央区域,各侧缘向宽度方向内侧呈凸状地弯曲,由此在长度方向中央区域的宽度变得最窄。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周缘部所述正面片与所述背面片被接合,
所述正面片在比所述周缘部靠内侧的整个区域具有所述凹凸构造。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吸收性物品从其正面片侧施加20 g/cm2的负载的状态下,所述凸条部能够维持其中空构造。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区域的纤维密度D13c相对于所述顶部区域的纤维密度D13a的比率D13c/D13a、或所述侧部区域的纤维密度D13c相对于所述底部区域的纤维密度D13b的比率D13c/D13b为0.15以上且0.9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64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车辆检测器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车辆检测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