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循环和具有该制冷循环的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6306.1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喜文;吉成浩;金硕旭;鞠健;金容赞;李在濬;全容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高丽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F25B45/00 | 分类号: | F25B45/00;F25B9/08;F25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亚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循环 具有 冰箱 | ||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包括:第一制冷剂回路,其配置为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喷射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并流回到压缩机;第二制冷剂回路,其配置为允许制冷剂绕过在第一制冷剂回路中的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三制冷剂回路,其从设置第一或第二制冷剂回路中的冷凝器下游的分支点分支出,并且允许制冷剂通过膨胀装置和第三蒸发器,并在喷射器中接合。通过这种构造,本发明可以提高性能系数(COP),并且可以提高对多个冷却室的冷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循环及具有该制冷循环的冰箱,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性能系数(COP)的制冷循环及具有该制冷循环的冰箱。
背景技术
在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冷却室的冷却设备中,这些冷却室被中间隔板分开,并且使用门打开或关闭。此外,这些冷却室中的每一个包括产生冷空气的蒸发器和将冷空气吹入冷却室的风扇。这些冷却室中的每一个通过蒸发器和其风扇的动作独立地冷却。该冷却方法被称为独立冷却方法。作为应用独立冷却方法的冷却设备的代表性示例,存在具有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冰箱。冰箱的冷冻室主要用于储存冷冻食品。通常已知的是,冷冻室的适当温度为约 -18℃。相反,冷藏室用于储存在0℃或更高的室温下不需要冷却的一般食物和饮料。已知的是,冷藏室的适当温度为约3℃。
虽然冷藏室和冷冻室在适当温度方面不同,但是常规冰箱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蒸发温度相同。因此,冷冻室的风扇被连续地驱动,并且冷藏室的风扇被间歇地驱动,以在需要时将冷空气吹入冷藏室,从而防止冷藏室的内部温度降低到比必要的温度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具有改进的性能系数(COP)的制冷循环以及具有该制冷循环的冰箱。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制冷循环包括第一制冷剂回路,其配置为使从压缩机喷射的制冷剂流过冷凝器、喷射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并流回到压缩机;第二制冷剂回路,其配置为使制冷剂绕过在第一制冷剂回路中的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三制冷剂回路,其在设置在冷凝器的下游端的接合点处从第一制冷剂回路和第二制冷剂回路的至少一个分支,并且配置为使制冷剂流过膨胀装置和第三蒸发器,并流到喷射器。
制冷剂流过第一制冷剂回路或第二制冷剂回路以及第三制冷剂回路。
其以全冷却模式和冷冻/冷却模式操作,其中,在全冷却模式中,制冷剂流过第一制冷剂回路和第三制冷剂回路,在冷冻/冷却模式中,制冷剂流过第二制冷剂回路和第三制冷剂回路。
膨胀装置包括第一膨胀装置;以及与第一膨胀装置串联设置的第二膨胀装置,并且第三制冷剂回路包括:第三a制冷剂回路,其配置为使制冷剂通过设置在第三蒸发器的上游端的第一膨胀装置;以及第三b制冷剂回路,其配置为使制冷剂通过第一膨胀装置和第二膨胀装置。
在全冷却模式中,流过第一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循环通过第三a制冷剂回路,在冷冻/冷却模式中,流过第二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循环通过第三b制冷剂回路。
制冷循环还包括设置有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却室;以及设置有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的第二冷却室,其中,第二冷却室的温度低于第一冷却室的温度。
其以全冷却模式和冷冻/冷却模式操作,其中,在全冷却模式中,制冷剂流过第一制冷剂回路和第三制冷剂回路,在冷冻/冷却模式中,制冷剂流过第二制冷剂回路和第三制冷剂回路,并且其中,当在全冷却模式下操作制冷循环时,冷却第一冷却室和第二冷却室,并且当在冷冻/冷却模式下操作制冷循环时,冷却第二冷却室。
第二冷却室包括配置为使空气流过第二冷却室的强制通风风扇,其中,第三蒸发器在空气通过强制通风风扇流过第二冷却室的方向上设置在第二蒸发器的下游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高丽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高丽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6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