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剂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5479.1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神藤正宪;织谷好男;坂卷智彦;滨馆润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5B41/00;F28D1/053;F28F9/02;F28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丹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蒸发器 | ||
制冷剂分流供给部(89)包括:制冷剂供给部(86),其形成有多个供给空间(86A~86L);制冷剂导入分流部(70),其形成有将从下端侧面流入的制冷剂导入的导入空间(78)和将制冷剂分流的分流空间(75);和多个联络路(88A~88L),它们将制冷剂向多个供给空间(86A~86L)引导。与位于最下侧的最下层供给空间(86A)连通的第一扁平管(63A1)被配置在导入空间(78)的高度范围中包括的高度位置,并且,将制冷剂向最下层供给空间(86A)引导的最下层联络路(88A)被配置在高于导入空间(78)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蒸发器,特别是涉及具备沿铅垂方向配置的多个扁平管和使流入的制冷剂流出到下游侧的多个扁平管的制冷剂分流器的制冷剂蒸发器。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1972号公报)所示,具有沿铅垂方向配置的多个制冷剂流出管(扁平管)和使流入的制冷剂流出到下游侧的多个制冷剂流出管(扁平管)的制冷剂分配器(制冷剂分流供给部)。根据该制冷剂分流器,将从下端下表面流入的制冷剂导入而使其流出到下游侧的多个制冷剂流出管。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以往的制冷剂分流器,从确保制冷剂的分流性能的角度而言,虽采用了从下端下表面将制冷剂导入的结构,但正因为从下端下表面将制冷剂导入而不得不将包括制冷剂分流器的制冷剂蒸发器配置在高的位置,由此,不适合设置在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等的外壳的底板上。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具备沿铅垂方向配置的多个扁平管和使流入的制冷剂流出到下游侧的多个扁平管的制冷剂分流供给部的制冷剂蒸发器中,确保制冷剂的分流性能并适于设置在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等的外壳的底板上。
第一方面的制冷剂蒸发器具备:沿铅垂方向配置的多个扁平管;和使流入的制冷剂流出到下游侧的多个扁平管的制冷剂分流供给部。这里,制冷剂分流供给部包括制冷剂供给部、制冷剂导入分流部和多个联络路。制冷剂供给部是如下部分:沿铅垂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供给空间,该多个供给空间将多个扁平管沿铅垂方向划分成包括规定数量的扁平管的多个制冷剂路径而使制冷剂流出。制冷剂导入分流部是如下部分:沿铅垂方向延伸,具有制冷剂导入部和制冷剂分流部,所述制冷剂导入部形成有将流入的制冷剂从下端侧面导入的导入空间,所述制冷剂分流部形成有将制冷剂分流的分流空间。多个联络路是将制冷剂从制冷剂分流部引导到制冷剂供给部的多个供给空间的部分。并且,当将多个供给空间中位于最下侧的供给空间作为最下层供给空间、将多个联络路中向最下层供给空间引导制冷剂的联络路作为最下层联络路、将与最下层供给空间连通的扁平管中位于最下侧的扁平管作为第一扁平管时,第一扁平管被配置在导入空间的高度范围中包括的高度位置,并且,最下层联络路被配置在高于导入空间的位置。
这里,能够将从下端侧面向制冷剂导入分流部流入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利用制冷剂导入分流部均等地分流后将该制冷剂通过最下层联络路而引导到制冷剂供给部的最下层供给空间。由此,这里,能够确保制冷剂向包括最下层供给空间的第一扁平管的多个扁平管的分流性能,并适于设置在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等的外壳的底板上。
第二方面的制冷剂蒸发器根据第一方面的制冷剂蒸发器,其中,导入空间与分流空间被形成有喷嘴孔的喷嘴部件间隔开。
这里,能够缩小导入空间和分流空间的高度尺寸,此外,还能够降低最下层联络路的高度位置。
第三方面的制冷剂蒸发器根据第二方面的制冷剂蒸发器,其中,在喷嘴部件的上表面形成有喷嘴凹部,该喷嘴凹部是直径大于喷嘴孔的凹陷部分,分流空间由喷嘴凹部形成的空间构成。
这里,能够利用形成于喷嘴部件的喷嘴凹部缩小分流空间的高度尺寸,此外,还能够降低最下层联络路的高度位置。
第四方面的制冷剂蒸发器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制冷剂蒸发器,其中,当将与最下层供给空间连通的规定数量的扁平管中位于最上侧的扁平管作为第二扁平管,最下层联络路被配置在第二扁平管以上的高度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5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剖面全制式天线系统
- 下一篇:一种MB12型卫星接收器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