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的夹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5127.6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0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坂上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控制 装置 | ||
在无级变速器的夹压控制装置中,控制无级变速器TM的任意一方的轴要素(13、14)的夹压的夹压控制单元(U)根据输入轴(11)的转速的变动成分与输出轴(12)的转速的变动成分的振幅比(m)、对输入轴(11)的转速的变动成分与输出轴(12)的转速的变动成分的相位差进行指标化而得的相位延迟、以及输入轴(11)与输出轴(12)间的变速比(i)算出滑移状态矩阵({A}),并基于根据滑移状态矩阵{A}算出的特征值的数组来估计输入轴要素(13)、输出轴要素(14)以及动力传递要素(15)间的动力传递状态,并且基于动力传递状态控制夹压。由此,不需要特别的传感器而能够根据可测定的振幅比m、相位延迟以及变速比i高精度地判定动力传递要素的滑移状态,将夹压控制在摩擦传动界限的附近而得到高动力传递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级变速器的夹压控制装置,该夹压控制装置具有:输入轴,其被输入驱动源的驱动力;输入轴要素,其被设在所述输入轴上;输出轴,其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变速后输出;输出轴要素,其被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动力传递要素,其分别与所述输入输出轴要素接触,利用接触部分的摩擦从所述输入轴向所述输出轴传递驱动力;以及夹压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输入输出轴要素中的任意一个轴要素的夹压。
背景技术
通过以下专利文献1公知:在设于输入轴的驱动带轮和设于输出轴的从动带轮上卷绕金属带并利用变速用油压使两带轮的槽宽变化而进行变速的带式无级变速器中,计算摩擦系数相对于金属带的滑移速度的变化率、即μ斜率,当μ斜率成为规定的阈值以下时判定为金属带发生了大的滑移。
而且通过以下专利文献2公知: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动力传递效率与扭矩比r这样的参数紧密相关,该扭矩比r是用不使金属带发生滑移而能够传递的最大扭矩除以输入轴与输出轴间实际上传递的扭矩而得的,扭矩比r=1的状态下得到最大的动力传递效率,因此着眼于输入轴与输出轴的旋转状态的变动成分(转速变动或者扭矩变动)间发生因金属带的滑移引起的振幅差或相位差,导入作为扭矩比r的指标的滑移识别符IDslip及相位延迟的参数,控制带轮推力,使得该滑移识别符IDslip及相位延迟与对应于扭矩比r=1的滑移识别符的基准值IDslip′及相位延迟的基准值一致,从而实现动力传递效率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2464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存在如下的问题:不仅由于未考虑动力传递中作为弹簧发挥作用的金属带的刚性而使滑移判定的精度降低,而且为了计算μ斜率必须检测带轮推力及输入扭矩,特别是,为了检测输入扭矩而需要特别的传感器,基于成本、耐久性的观点,难以装配于实际车辆中。
而且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存在如下的问题:通过以目标扭矩比成为1的方式控制带轮推力,能够提高动力传递效率,但为了使得金属带不因从产生带轮推力的油压的脉动、驱动轮侧向带式无级变速器侧逆传递的扭矩这样的外部干扰而发生重大的滑移,或者为了即使带轮与金属带间的摩擦系数因带轮的V面的磨损或润滑油的劣化这样的历时变化而变化也不发生重大的滑移,实际上必须预计规定的安全率并将目标扭矩比设定为比1小的值,与该安全率相应地,带轮推力过大,从而使动力传递效率下降。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高精度地检测无级变速器的轴要素及动力传递要素间的滑移状态,利用所需最小限度的夹压抑制动力传递要素的滑移,从而实现动力传递效率的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5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箱及其适用车辆
- 下一篇:制造螺旋弹簧式密封件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