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肤粘合剂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54959.6 | 申请日: | 2015-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田上穣一;昇甲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A61F13/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梁晓广,车文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粘合剂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粘合剂构件。
发明背景
通常,皮肤粘合剂构件通过粘附到使用者的身体来支承身体(例如,参考外观设计注册公布1364663)是已知的。外观设计注册公布1364663中所公开的皮肤粘合剂构件通过粘附到使用者的躯干(此处指胸部/下背部部分)来起到支承作用。
发明内容
体力劳动者在工作时伤到下背部的情况很常见,而且由于他们在举起重物时采取不正确的姿势来避免伤到下背部,因而也经常出现伤到身体其他部分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做到以下几点尤为重要:上半身不弯曲,并且在下背部不弯曲的情况下举起重物,同时保持上半身挺直。
因此,需要一种皮肤粘合剂构件,其能够在支承腹部侧上的肌肉的同时有助于使用者轻松保持合适的姿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皮肤粘合剂构件为沿长度方向延伸、从腹部侧跨侧腹粘附到背部侧的皮肤粘合剂构件,其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具有一端部部分和另一端部部分的基础部分;从基础部分的一端部部分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并粘附到背部侧的第一延伸部分;从基础部分的另一端部部分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并粘附到腹部侧的第二延伸部分,其中第一延伸部分包括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对准设置的至少一对带部分。
根据这种皮肤粘合剂构件,因为第一延伸部分粘附在背部侧上,所以可支承背部侧的肌肉。此外,因为第二延伸部分粘附在腹部侧上,所以可支承腹部侧的肌肉。此处,因为第一延伸部分包括至少一对带部分,所以当这一对带部分沿长度方向延伸并粘附到背部侧时,使得分开距离在宽度方向上朝向末端部分侧越来越大,允许产生应力使得沿宽度方向(站立方向)的分开距离越来越近。这样,竖立肌的收缩支承在背部侧上,因此使用者更容易站直。通过上述过程,使用者很容易在支承腹部侧上的肌肉的同时保持合适的姿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皮肤粘合剂构件沿长度方向延伸、从腹部侧跨侧腹粘附到背部侧,并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具有一端部部分和另一端部部分的基础部分;从基础部分的一端部部分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并粘附到背部侧的第一延伸部分;从基础部分的另一端部部分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并粘附到腹部侧的第二延伸部分,其中第一延伸部分沿长度方向具有规定长度,并包括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彼此相反的一对边缘部分,并且这对边缘部分沿宽度方向具有朝向第一延伸部分的末端部分侧越来越大的分开距离。
在根据另一方面的皮肤粘合剂构件中,第一延伸部分可包括在末端部分上联接一对边缘部分的联接部分。
在根据另一方面的皮肤粘合剂构件中,通孔可形成在第一延伸部分上的由基础部分的一端部部分、一对边缘部分和联接部分围绕的区域上。
在根据另一方面的皮肤粘合剂构件中,粘合剂材料可散布在第一延伸部分上的由基础部分的一端部部分、一对边缘部分和联接部分围绕的整个区域上。
根据另一方面的皮肤粘合剂构件,还设置有用于保护皮肤粘合剂构件的粘合面的剥离构件,其中该剥离构件包括在基础部分和第一延伸部分的边界区域上形成的分离部分,并且该分离部分的沿宽度方向在外侧上的部分定位成可比沿宽度方向在内侧上的部分更靠近基础部分侧。
在根据另一方面的皮肤粘合剂构件中,第一延伸部分的沿长度方向的弹性可高于沿宽度方向的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案1的皮肤粘合剂构件的前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皮肤粘合剂构件的后视图。
图3为示出图1所示的皮肤粘合剂构件的应用示例的图示。
图4为示出图1所示的皮肤粘合剂构件的应用示例的图示。
图5为示出图1所示的皮肤粘合剂构件的应用示例的图示。
图6为实施方案2的皮肤粘合剂构件的前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皮肤粘合剂构件的后视图。
图8为实施方案3的皮肤粘合剂构件的前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的皮肤粘合剂构件的后视图。
图10为实施方案4的皮肤粘合剂构件的前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皮肤粘合剂构件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皮肤粘合剂构件能够在支承腹部侧上的肌肉的同时使使用者轻松保持合适的姿势。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需注意,在附图的描述中,相同或相似部件使用相同标号,并且省略重叠的描述。
实施方案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4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