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纹理的磨料制品及相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3608.3 | 申请日: | 2015-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7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金·E·惠特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3/00 | 分类号: | B24D3/00;B24D11/00;B24D1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牛海军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织造幅材 载体膜 磨料制品 突出部 多层 三维 磨料复合物 特征部 分立 成型 对准 图案 泡沫背衬 纹理 可压缩 主表面 横跨 延伸 | ||
本发明提供了多层磨料制品,该多层磨料制品包括具有成型的特征部的磨料复合物、载体膜和非织造幅材,其中非织造幅材和载体膜具有彼此对准的分立的三维突出部的相应的图案。可压缩的泡沫背衬延伸横跨背对于载体膜的非织造幅材的主表面。还提供了包括磨料复合物、载体膜和非织造幅材的多层磨料制品。非织造幅材和载体膜具有彼此对准的分立的三维突出部的相应图案,并且成型的特征部和非织造幅材的三维突出部具有1∶50至1∶5范围内的平均直径∶平均直径比。
技术领域
本文提供磨料制品及相关方法。所提供的磨料制品可用于表面修整应用,诸如涂漆的机动车的外部的抛光。
背景技术
存在其中需要磨料制品以产生期望的表面光洁度的广泛的工业应用。具体应用包括例如,机动车和船用透明涂层涂饰剂和漆涂饰剂中存在的光泽表面的抛光。其它应用包括金属、木材、塑料以及复合物的表面上的清洁或刮擦操作。为了产生期望的表面光洁度,服务提供方经常使用柔性磨料垫,该柔性磨料垫可通过手或使用机动化动力工具来操纵。此类磨料垫能够以受控方式来移除小缺陷将材料从工件(或基材)的表面移除。
某些磨料制品,一般称作“结构化磨料”制品,已在市面上销售以用于制造和修理光泽表面光洁度。这些制品具有附连到背衬的结构化磨料层,其中结构化磨料层表示多个小的成型的磨料复合物,该磨料复合物的特征在于嵌入聚合物粘合剂的磨料颗粒。成型的磨料复合物可形成为锥体或其它精确的几何形状。此类结构化磨料制品的示例包括由明尼苏达州圣保罗(St.Paul,Minnesota)的3M公司以商品名“TRIZACT”销售的那些结构化磨料制品。
另选地,通过将序列层涂覆到柔性背衬诸如纸上以形成涂覆的磨料来制备磨料制品。例如,最初可将第一树脂沉积在背衬上以提供底胶层。然后添加磨料颗粒并且通过底胶层钉住到背衬。然后将称为复胶层的第二树脂涂覆在底胶层和磨料颗粒两者上。任选地,可以添加另外的涂层。当硬化时,树脂有效地将颗粒固定到背衬。
在许多应用中,柔性磨料制品被水或一些其它液体弄湿,任选地包含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用于润滑并且将尘屑和碎屑从研磨表面移除。当进行这些所谓的润湿砂磨操作时,已知两个问题将出现。第一个已知为“静摩擦”,其中由于表面张力,潮湿磨料趋于粘结并且“粘着”到工件的现象。静摩擦可导致使用者对研磨操作失去控制和因此对工件的损坏。第二个是滑水,这当磨料和工件被液体的薄层隔开时发生。这可导致磨料在表面上滑动而不直接接触工件,从而降低了切割性能。
发明内容
所提供的磨料制品通过沿着多个通道动态地重新分布存在于磨料-基材界面处的液体解决了静摩擦和滑水的问题,该多个通道沿着制品的工作表面设置。这些通道通过将结构化磨料层成层到薄载体膜上形成,该薄载体膜联接至纹理的非织造幅材,并且然后设置在泡沫背衬上。表面纹理由非织造幅材穿过载体膜和结构化磨料层形成,从而管理界面处液体和尘屑的积聚。载体膜还提供了磨料层的改善的结构完整性,尤其当处于张力下时。
在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磨料制品。磨料制品包括:载体膜,该载体膜具有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磨料复合物,该磨料复合物包含多个成型的特征部,该磨料复合物设置在载体膜的第一主表面上;非织造幅材,该非织造幅材设置在载体膜的第二主表面上,其中非织造幅材和载体膜具有彼此对准的分立的三维突出部的相应的图案;和泡沫背衬,该泡沫背衬延伸横跨背对于载体膜的非织造幅材的主表面,其中泡沫背衬是可弹性压缩的。
在另一方面,磨料制品包括:载体膜,该载体膜具有相对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磨料复合物,该磨料复合物包含多个成型的特征部,该磨料复合物设置在载体膜的第一主表面上;以及非织造幅材,该非织造幅材设置在载体膜的第二主表面上,其中非织造幅材和载体膜具有彼此对准的分立的三维突出部的相应的图案,其中磨料复合物的成型的特征部和非织造幅材的三维突出部具有1∶50至1∶5范围内的平均直径∶平均直径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3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