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器的故障检测装置、颗粒状物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3457.1 | 申请日: | 2015-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下川弘宣;小池和彦;泷泽健介;吉留学;田村昌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F01N3/022;G01N15/06;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胡建新;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故障 检测 装置 颗粒状 物质 | ||
在DPF是成为故障判定的基准的过滤器的情况下,控制单元(6)对设于DPF的下游的PM传感器的输出值进行推断(S2),判断推断输出值是否超过了规定值(S3)。在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S3:YES),控制单元对PM传感器的输出值进行检测(S4),之后利用加热器进行PM传感器的加热(S5)。而且,控制单元对因加热而上升的PM传感器的输出值进行检测(S6),计算出加热前后的输出值的变化率(S7),基于获得的变化率推断PM的平均粒径(S8),并基于平均粒径对传感器输出进行校正(S9)。控制单元基于校正后的传感器输出与阈值的比较,判定DPF有无故障(S10~S1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从内燃机排出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进行捕集的过滤器的故障检测装置、以及对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的量进行检测的颗粒状物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对从内燃机排出的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Particulate Matter,PM)的量进行检测的装置的提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排气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或排气流量对输出与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的量相应的值的电阻式的传感器的输出值进行校正。据此,能够不受温度或排气流量对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影响地检测高精度的颗粒状物质的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406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根据本发明人们调查的结果可知,传感器的输出值还会因从内燃机排出的颗粒状物质的粒径而大幅度变化。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未考虑到颗粒状物质的粒径,因此不能抑制该粒径所导致的输出值的偏差。另外,在捕集颗粒状物质的过滤器的下游配置传感器、并基于该传感器的输出值与阈值的比较进行过滤器故障的诊断的情况下,若传感器的输出值具有偏差,则该诊断结果也将会偏离。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颗粒状物质的粒径所导致的过滤器故障的诊断结果的偏差的过滤器的故障检测装置、以及能够抑制粒径所导致的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偏差的颗粒状物质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过滤器的故障检测装置特征在于,具备:过滤器(4),设置在内燃机(2)的排气通路(3)上,对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进行捕集;传感器(5),设置在上述排气通路的比上述过滤器靠下游的位置,输出与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的量相应的值;粒径推断部(S4~S8、S24~S28、S44~S48、S64~S69、S85~S90、S104~S109、S125~S130、S144~S149、S165~S170、61),对废气中的颗粒状物质的平均粒径进行推断;故障判定部(S2、S3、S10~S12、S22、S23、S30~S32、S42、S43、S50~S52、S62、S63、S71~S73、S82、S83、S92~S94、S102、S103、S111~S113、S122、S123、S132~S134、S142、S143、S151~S153、S162、S163、S172~S174),基于上述传感器的输出值与阈值的比较,判定上述过滤器有无故障;以及校正部(S9、S29、S49、S70、S91、S110、S131、S150、S171),进行传感器输出校正和阈值校正中的至少一个校正,在上述传感器输出校正中,对上述传感器的输出值进行校正,以使得上述传感器的输出值成为表示上述粒径推断部所推断的上述平均粒径越小、则颗粒状物质的量越多的值,在上述阈值校正中,对上述阈值进行校正,以使得上述阈值成为表示上述平均粒径越小、则颗粒状物质的量越少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3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兼具散热和暖手功能的充电宝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