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配管中的阀与接头的连接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53397.3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5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谷口泰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霓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37/12 | 分类号: | F16L37/12;F16K27/00;F16L21/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王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中的 接头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车等车辆用空气制动器配管等空气配管中的阀与接头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大型卡车中,为了进行制动器、辅助设备的控制、驱动而使用空气。因此,在卡车中使用大量的空气阀、空气罐、空气致动器。以往,对于使管与阀连接的接头而言,将具有锥状螺纹的接头与阀紧固结合(专利文献1)。因此,考虑到强度、耐老化性,阀以及接头由铁、黄铜、不锈钢、铝等金属制成。
在图7中示出以往的阀与接头的连接机构。在金属制的阀的壳体20中,形成有在内周面设置有锥螺纹的螺纹孔220,将设置于金属制的接头10的外螺纹部120拧入该螺纹孔220而进行连接。
另一方面,为了轻型化和成本降低,希望阀与接头不由金属制成而由树脂制成。但是,与金属相比树脂的蠕变特性差,难以长期维持气密性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805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不产生气密性的降低以及与接头的连接部松缓等问题且能够实现轻型化以及节省空间化的阀与接头的连接机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阀与接头的连接机构用于经由接头将管与空气配管中的阀的壳体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的壳体上形成有用于收容、连接所述接头的连接孔,在该连接孔内形成有供所述管的前端部装配的筒部,所述接头至少具备:管密封件;垫环,其具备锁环,该锁环具有防止插入到所述壳体的连接孔内的管脱出用的爪;脱扣环,其前端部与所述锁环接触或接近所述锁环;以及筒状的盖,其外插于所述脱扣环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盖的外周面压接于所述连接孔的内周面,将所述接头压入所述壳体的连接孔内。
本发明的阀与接头的另一连接机构用于经由接头将管与空气配管中的阀的壳体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的壳体上形成有用于收容、连接所述接头的连接孔,所述接头至少具备:外壳,其具备将所述管的前端部装配于中心部的筒部、以及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孔的内周面抵接的外壳部,在筒部与外壳部之间形成有管插入用的间隙;环状的管密封件,其插入到所述外壳的所述间隙内;垫环,其在所述管密封件插入后插入到所述间隙内,且具备锁环,该锁环具有防止插入到该间隙内的所述管脱出用的爪;脱扣环,其前端部与所述锁环接触或接近所述锁环;以及筒状的盖,其外插于所述脱扣环的外周面上,且所述盖的外周面压接于所述连接孔的内周面,将所述接头压入所述壳体的连接孔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使用螺钉而将阀与接头连接,因此不存在因振动等而产生松缓的顾虑。因此,能够长期维持气密性。另外,能够利用树脂制作至少阀的壳体,因此能够实现轻型化与成本降低。
此外,根据本发明,形成为能够将接头本身收容于阀的壳体内的构造,因此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机构中的压入接头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压入接头后且管装配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管的装配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2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扩大剖视图。
图5是锁环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机构中的压入接头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以往的阀与接头的连接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与接头的连接机构经由接头1将管5与卡车等的空气配管中的阀的壳体2连接。
如图1所示,在阀的壳体2形成有用于收容、固定接头1的连接孔22,该连接孔22内形成收容接头1以及管T的空间24。在该空间24内形成有筒部21,该筒部21与位于壳体2的内部的空气流路23连通,并从空气流路23向空间24内突出。如图2、图3所示,管T的前端部装配于该筒部21。
如图1所示,接头1具备:管密封件11、具备锁环12的垫环13、脱扣环14、以及筒状的盖15,且被压入所述壳体2的连接孔22内。在图2中示出压入状态。
管密封件11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如图3所示,在装配管T时压接于管T的外周面,从而确保气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霓达株式会社,未经霓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3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连接器
- 下一篇:用于作用在管子的外表面上的组件及相应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