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缝制车辆内装部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2884.8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5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E·J·温策尔;J·A·马瑟提;R·哈巴布;P·艾库豪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坦华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1/02 | 分类号: | D05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胡强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缝制 车辆 部件 装置 方法 以及 形成 | ||
1.一种提供内装部件的方法,所述内装部件仅包括单层基底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列步骤向该内装部件施加缝线针脚:
a)用锥穿透该基底层以形成贯穿该基底层的穿孔;
b)从该基底层中退出该锥;
c)经该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该基底层以钩住位于该基底层的显示面上的缝线;
d)拉动该缝线穿过该基底层;
e)由前一个已穿过该基底层的针脚圈住该缝线;
f)将自动缝纫机头推进至相对于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其中该基底层的背面不具有阻挡结构;以及
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所述内装部件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软触漆层施加到单层基底层的显示面上,该软触漆层提供比基底层材料的显示面更柔软的显示面,其中在步骤a-g之前或者之后施加该软触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并且该基底层被构造成在所述基底层的显示面上具有纹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由塑料形成并且模制有人造接缝。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的背面沿整个针脚长度没有阻挡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形成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的背面配置有附接到其上的单独部件,所述单独部件没有任何阻挡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装部件是车辆内饰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饰件是车辆仪表盘的一部分。
14.一种提供内装部件的方法,所述内装部件仅包括单层基底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列步骤向该内装部件施加缝线针脚:
a)用锥穿透该基底层以形成贯穿该基底层的穿孔;
b)从该基底层中退出该锥;
c)经该穿孔将自动缝纫机头的钩针穿过该基底层以钩住位于该基底层显示面上的缝线;
d)拉动该缝线穿过该基底层;
e)由前一个已穿过该基底层的针脚圈住该缝线;
f)将自动缝纫机头推进至相对于内装部件的另一位置,其中该基底层的背面不具有阻挡结构;以及
g)重复步骤a-f,直至有预定数量的针脚被施加到所述内装部件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软触漆层施加到单层基底层的显示面上,该软触漆层提供比基底层材料的显示面更柔软的显示面,其中在步骤a-g之前或者之后施加该软触漆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底层由塑料形成。
1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内装部件,其特征是,所述内装部件是车辆的内饰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坦华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恩坦华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28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控制器
- 下一篇:移动终端、充电装置和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