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2386.3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4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谦一;宫腰龙;山下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F25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群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车辆的车厢内进行空气调节的热泵式的空调装置,尤其涉及可应用于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环境问题变得显著,促使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普及。于是,作为可应用于这样的车辆的空调装置,开发了一种空调装置,包括:将制冷剂压缩并排出的压缩机;设置于车厢内空气流通路使制冷剂放热的放热器(冷凝器);设置于车厢内空气流通路使制冷剂吸热的吸热器(蒸发器);以及设置于车厢外使制冷剂吸热的室外热交换器,通过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放热器中放热、并使该放热的制冷剂用室外膨胀阀进行减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吸热,从而将从室内送风机(鼓风机)输送的空气加热以使车厢内变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专利文献1中构成为在车厢内空气流通路中设置有发动机冷却水(温水)循环的加热器芯(heater core)加热器芯(辅助加热单元),加热器芯除了由放热器进行制热之外,也由加热器芯发挥制热能力。再者,混合动力车中,存在为了发电而驱动发动机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使发动机冷却水(温水)循环至加热器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853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虽然在车厢内空气流通路中设置了这样的辅助加热单元的情况下,当仅靠该辅助加热单元加热的制热能力不足时,会驱动空调装置的压缩机,但流入放热器的空气的温度被辅助加热单元加热。
另一方面,放热器中制冷剂因与空气流通路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因此在放热器的出口侧冷却剂被过冷却。而且,虽然通常根据流入放热器的空气的风量来用室外膨胀阀对此制冷剂过冷却度进行控制,当风量较多时提高该制冷剂过冷却度,当风量较少时降低该制冷剂过冷却度,但因如上文所述的辅助加热单元的加热使流入放热器的空气的温度变高时,放热器中变得较难实现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若在这样的情况下目标过冷却度仍然较高,则会根据放热器的不同部分使温度发生偏差,根据向车厢内吹出空气的位置不同而使温度变化等,导致舒适性恶化。所涉及的问题在外部空气温度变低、制冷剂流量下降的状况下放热器的制冷剂过冷却度较高的情况下也同样存在。
另外,通过辅助加热单元的加热、作为目标的放热器的温度与流入该放热器的空气的温度的差值逐渐消失后,由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要求制热能力变小,所以制冷剂流量也变小。因此,与不用辅助加热单元进行加热的情况相比,室外膨胀阀的阀开度的设定若保持不变则不再合适,从而还导致消耗功率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适当地控制放热器中的制冷剂过冷却度从而实现舒适、高效的车厢内空气调节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权利要求1的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空气流通路,该空气流通路使提供至车厢内的空气流通;放热器,该放热器用于使制冷剂放热,并对从空气流通路向车厢内提供的空气进行加热;吸热器,该吸热器用于使制冷剂吸热,并对从空气流通路向车厢内提供的空气进行冷却;室外热交换器,该室外热交换器设置在车厢外,使制冷剂吸热;室外膨胀阀,该室外膨胀阀使流入该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减压;辅助加热单元,该辅助加热单元用于对从空气流通路提供至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单元,利用该控制单元至少执行制热模式,该制热模式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放热器中放热,并使放热的该制冷剂通过室外膨胀阀减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吸热,并且在该制热模式中,利用室外膨胀阀来控制放热器的制冷剂过冷却度SC,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基于流入放热器的空气的温度即放热器入口空气温度THin,该放热器入口空气温度Thin越高,则对放热器中的制冷剂过冷却度SC的目标值即目标过冷却度TGSC以使其下降的方向进行校正。
权利要求2的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明中,在放热器入口空气温度THin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将室外膨胀阀的阀开度固定为规定的开度。
权利要求3的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各发明中,放热器入口空气温度Thin越高,则控制单元对压缩机的旋转数NC的目标值即目标旋转数TGNC以使其下降的方向进行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控股株式会社,未经三电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2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