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和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2073.8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6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智嗣;神藤正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4F1/18;F25B39/00;F28D1/053;F28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丹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空调 装置 | ||
1.一种热交换器(20),该热交换器(20)具有:
多个扁平管(21b),它们彼此并排配置;
集管部(60b),其沿着多个所述扁平管排列的方向朝上方延伸,内部被分隔为分别连接有多个所述扁平管的一端的第1空间(61b)和未连接多个所述扁平管的第2空间(62b);以及
导入部(60a),其具有导入空间(61a),该导入空间(61a)位于所述第1空间(61b)的下方,通过上升用开口(82a、82b)与所述第1空间(61b)连通,
所述第1空间(61b)与所述第2空间(62b)通过被设置在所述集管部(60b)内的上方的上连通口(73)和被设置在所述集管部(60b)内的下方的下连通口(72)而连通,
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所述热交换器时,多个所述扁平管(21b)和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具有重叠部分,
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所述热交换器时,
使所述下连通口(72)在所述扁平管(21b)延伸的方向上延长而成的空间与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不重叠,或者,
使所述下连通口(72)在所述扁平管(21b)延伸的方向上延长而成的空间与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的重叠部分在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的5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和所述下连通口(72、72a、72b、72c)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构成为具有位于互相离开的位置处的多个口(82a、82b、72a、72b、72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多个所述扁平管(21b)分别具有在所述第1空间(61b)内的端部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流入口(21ba),
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具有相对于使所述下连通口(72)在所述扁平管(21b)延伸的方向上延长而成的空间,在设置状态下俯视观察所述热交换器时被设置在一侧的第1上升用开口(82a)和被设置在另一侧的第2上升用开口(82b)。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下连通口(72)的下端位于比与所述第1空间(61b)连接的多个所述扁平管(21b)中的最下段扁平管的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该最下段扁平管在比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靠上方的位置处被配置在最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集管部(60b)具有将所述第1空间(61b)与所述第2空间(62b)分隔开的集管分隔部件(70),
所述集管部(60b)具有将所述第1空间(61b)与所述导入空间(61a)分隔开的导入分隔部件(82),
所述导入分隔部件(82)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集管分隔部件(70)抵接的部分,
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被设置为,在从所述导入分隔部件(82)与所述集管分隔部件(70)的抵接位置离开的位置处沿板厚方向贯通所述导入分隔部件(8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集管部(60b)具有将所述第1空间(61b)与所述第2空间(62b)分隔开的集管分隔部件(70),
所述集管部(60b)具有将所述第1空间(61b)与所述导入空间(61a)分隔开的导入分隔部件(82),
所述导入分隔部件(82)的上表面具有与所述集管分隔部件(70)抵接的部分,
所述上升用开口(82a、82b)被设置为,在从所述导入分隔部件(82)与所述集管分隔部件(70)的抵接位置离开的位置处沿板厚方向贯通所述导入分隔部件(82)。
7.一种空调装置(1),该空调装置(1)具有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由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20)和容量可变的压缩机(91)连接而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20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