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受压跨度的带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0136.6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盖茨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F16H7/18;F16H9/24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爱华 |
地址: | 美国科***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受压 跨度 驱动 装置 | ||
一种具有受压跨度的齿形带驱动装置,其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具有齿形带长度并且被拖拽于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的齿形带;第一线性引导构件,所述第一线性引导构件与所述齿形带处于合作关系并且被设置成距离所述齿形带预定距离(B);第二线性引导构件,所述第二线性引导构件与所述齿形带处于合作关系并且被设置成距离所述齿形带预定距离(B);以及所述齿形带长度比驱动长度大,以使得所述齿形带在齿形带受压跨度上在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形成自立的弓形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受压跨度的带驱动装置,更特别地,涉及一种齿形带驱动装置,所述齿形带驱动装置具有比齿形带长度小的驱动长度,以使得所述齿形带在齿形带受压跨度上在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形成自立的(free-standing)弓形跨度。
背景技术
初始安装张力对于成功的同步带驱动装置为最关键的因素。同步带驱动装置用来驱动其中需要正时或同步条件的机器。同步带使用齿形带来实现所期望的正时效果。
为了获得良好的结果,传统的同步带驱动装置需要张力比(其被限定为紧边张力与松边张力之间的比)为大致八(8)。对于恒定负载驱动装置(例如,风机驱动装置,运输机带驱动装置,以及等等),使用为大致8的张力比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随着高质量同步带的发展,汽车工业探究了使用同步带来代替金属链的可能性,用于分动箱应用。传统的分动箱使用金属链来分割来自发动机的动力以驱动前轮和后轮。此种布置需要链条导板、密封盒、以及油润滑。带驱动装置的优点是为了所谓的干式分动箱完全消除油。
干式分动箱的困难是带的初始安装张力。由于穿过分动箱的扭矩的较大的变化,若使用为8的张力比,则所需的初始张力非常高。较高的初始张力导致较差的驱动效率以及带噪声。另一方面,若初始张力太低,则带在遭遇较高的扭矩时可能会跳齿。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探究了使用带反向屈曲来实现零张力驱动的理念。办法是使用比驱动长度长的带节距长度,使带在松边跨度上反向地屈曲。在现有技术的装置中,两个支承件放置于松边跨度的出口和入口处并且充当将带引导至所期望的反向屈曲中的引导件。当施加正向扭矩时,额外的带长度被形成弧形形状的反向屈曲占用。带的回弯刚度与使带能够沿反向方向屈曲有关。
与金属链驱动装置相比,由于柔性链铰链连接,不存在弯曲刚度,因此使得不可能实现反向屈曲。
现有技术的代表是美国专利第8,308,589号,其公开一种用于车辆的或者用于在驱动技术中使用的带、链条驱动装置,所述带、链条驱动装置具有支撑于框架上的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从所述框架突出,所述带、链条驱动装置具有以下特征:a)具有齿轮的齿轮传动装置(其被具体实施为带、链条驱动装置)位于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b)所有的齿轮在运行期间不断地旋转,c)位于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齿轮传动装置被具体实施为具有作为牵引机构的齿形带以及具有作为齿轮的带轮的带、链条驱动装置,d)用芳纶、凯夫拉尔(Kevlar)、碳纤维或者其它纤维材料增强所述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e)在无负载旋转期间通过至少一个构件以肾形形状将所述牵引机构按压至带轮上,并且在负载的作用下,该构件并不接触牵引机构,以及f)通过驱动边的凸曲率并且通过松边的凹曲率在无负载旋转期间形成牵引机构的肾形形状,以及g)通过驱动边的笔直的形状以及通过松边的加强的凹曲率在负载状态下形成牵引机构的肾形形状。
需要一种齿形带驱动装置,其具有比齿形带长度小的驱动长度,以使得齿形带在齿形带受压跨度上在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形成自立的弓形跨度。本发明满足了该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齿形带驱动装置,其具有的驱动长度比齿形带长度小,以使得齿形带在齿形带受压跨度上在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形成自立的弓形跨度。
将通过对本发明的以下描述以及附图指出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或者使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显而易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茨公司,未经盖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0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X射线球管支撑机构
- 下一篇: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