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非正交信道的双线程反馈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9698.9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7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J·孙;骆涛;S·马利克;魏永斌;D·P·马拉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W72/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扬;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正交 信道 双线 反馈 设计 | ||
描述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用于非正交信道的双线程反馈。第一反馈线程可以使用传输策略(TS)独立的反馈,以及第二反馈线程可以使用TS依赖的反馈。第一反馈线程可以包括来自信道测量的信道反馈(例如,信道增益、噪声协方差等等)并且可以定期地被反馈。可以确定包括用于针对非正交技术可以被分组的UE的可组合TS的TS空间,以及可以向UE发送一个或多个TS集合。UE可以确定针对TS的信道质量和/或其它信道状态信息(CSI),并且在第二反馈线程中报告针对TS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TS的CSI。可以基于第一反馈线程和/或第二反馈线程中的反馈,执行到UE的传输的调度。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由Sun等人于2015年9月10日提交的、标题为“Dual ThreadFeedback Design for Non-Orthogonal Channels”的美国专利申请No.14/850,737以及由Sun等人于2014年9月18日提交的、标题为“Dual Thread Feedback Design for NOMA”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052,461的优先权,上述申请中的每一个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例如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非正交信道的反馈和调度。
背景技术
已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便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例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传送、广播等等。这些系统可以是能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举例而言,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基站,每一个基站同时地支持多个通信设备(或者称为用户设备(UE))的通信。基站可以在下行链路信道(例如,用于从基站到UE的传输)和上行链路信道(例如,用于从UE到基站的传输)上与UE进行通信。
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多个传输层来支持载波上的通信。在一些情况下,这些传输层可以在时间和/或频率上重叠。这些通信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多天线技术来增加可靠性或容量。多天线技术包括发射分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相对于单天线技术,使用T付发射天线和R付接收天线的多天线系统,可以实现min{T,R}的容量增加。但是,在多址接入系统中,使用多付天线的技术的可能变型(例如,其包括单用户MIMO(SU-MIMO)、多用户MIMO(MU-MIMO)和NOMA),在优化到多个UE的可能传输空间上的信道调度时造成挑战。
发明内容
所描述的特征通常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非正交信道的双线程反馈的一个或多个改进的系统、方法和/或装置。所描述的特征可以包括第一反馈线程,其中第一反馈线程包括用户设备(UE)向服务eNode-B(eNB)报告针对非正交信道的信道反馈。该信道反馈可以包括根据该非正交信道的信道矩阵和噪声协方差矩阵所确定的信道测量矩阵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其可以独立于用于在非正交信道上与UE进行通信的传输策略(TS)。服务eNB可以确定与多个UE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TS集合,向UE发送TS集合,UE可以从每一个TS集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TS,在第二反馈线程中针对所选定的TS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至少一个子集。可以根据多址技术、传输模式和/或CSI反馈的类型,将TS组合到TS集合中。服务eNB可以基于来自第一反馈线程的信道反馈和/或来自第二反馈线程的CSI,执行针对去往多个UE的传输的调度。
描述了一种用于UE处的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报告针对载波的非正交信道的信道反馈;接收针对在所述载波上进行下行链路传输的多个潜在传输策略;报告针对所述多个潜在传输策略中的至少一个传输策略的信道质量;以及根据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策略中选定的传输策略,在所述非正交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非正交信道上接收下行链路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96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