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8488.8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6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田靖雄;矢野启介;三宅彩加;野田将之;西田刚;井户田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50/38 | 分类号: | H01H50/38;H01H50/58 |
代理公司: | 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继电器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占地面积小且高度低的小型电磁继电器。因此,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构成为具有:基体(10);电磁铁块(40),其设置在所述基体(10)的上面;可动铁片(60),其基于所述电磁铁块(40)的励磁、非励磁而转动;可动接触片(81),其与所述可动铁片(60)一体地转动;可动触点(87b),其固定在所述可动接触片(81)的自由端部;固定触点(24a),其配置为随着所述可动接触片(81)的转动而与所述可动触点(87b)接触、分离;磁场产生单元(35),其配置为,从所述固定触点(24a)观察,向与所述可动触点(87b)及所述基体(10)相反的方向引导在所述可动触点(87b)与所述固定触点(24a)之间产生的电弧(1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可高效地消除所产生的电弧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磁继电器,例如公开了如下的构成,即,具备:因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而摆动的衔铁、具有可动触点且安装于所述衔铁而随着该衔铁的摆动而摆动的可动触点部、具有所述可动触点所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的固定触点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磁继电器形成有使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伸长的电弧伸长空间,设有将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向所述电弧伸长空间引导的磁场产生单元(参照专利文献1)。
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如其图7所示,在基体30的上面缘部配置固定触点22a,并且在所述固定触点22a的内侧配置可动触点21a。而且,所述电磁继电器中构成为,利用永磁体50的磁力将在所述可动触点21a与所述固定触点22a之间产生的电弧向上方引导,将所述电弧进一步拉长,从而消除电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0692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电磁继电器中,为了将所述电弧向上方拉伸而在相邻的固定触点间分别配置有永磁体。因此,具有电磁继电器的宽度尺寸(固定触点相邻的方向)变大的问题点。
另外,由于需要将所述电弧向上方拉高,故而需要配置高度高的永磁体,具有妨碍电磁继电器的低高度化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鉴于上述问题点,其课题在于提供宽度尺寸小且高度低的小型电磁继电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具有:基体;电磁铁块,其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上面;可动铁片,其基于所述电磁铁块的励磁、非励磁而转动;可动接触片,其与所述可动铁片一体地转动;可动触点,其固定在所述可动接触片的自由端部;固定触点,其配置为随着所述可动接触片的转动而与所述可动触点接触、分离;磁场产生单元,其配置为,从所述固定触点或所述可动触点观察,向与相对的所述可动触点或所述固定触点相反的方向、且与所述基体相反的方向引导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
根据本发明,配置如下的磁场产生单元,即,从固定触点或可动触点观察,将在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向与相对的可动触点或固定触点相反的方向、且与基体相反的方向引导。因此,无需将永磁体配置在电磁继电器的宽度方向(相对于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接触、分离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且相对于基体平行的方向)上,可得到宽度尺寸小的电磁继电器。除此以外,从固定触点或可动触点观察,向与相对的可动触点或固定触点相反的方向、且与基体相反的方向引导电弧。即,从固定触点或可动触点观察,向斜后方引导电弧,故而无需如现有例那样地配置高度高的永磁体,可得到高度低的小型电磁继电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可动接触片具有在前端具有宽幅部的大致T形状,并且在所述宽幅部的自由端部分别固定所述可动触点。
根据本方面,从固定触点或可动触点观察,向斜后方引导所产生的电弧,故而具有如下的优点,即,不易与可动接触片自身接触,可防止所述可动接触片的劣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84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令牌桶的智能QOS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报文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