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及相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48406.X | 申请日: | 2015-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6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大辅;渡辺干夫;三泽岳志;田丸雅也;入江史宪;大岛宗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3B15/00;G03B17/00;H04N5/232;H04N7/1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控制 装置 方法 相机 系统 程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通过能够向平摇方向及俯仰方向转动摄像部的相机拍摄的图像显示于远程装置时,可使用户易掌握拍摄极限的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相机系统及程序。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摄像控制装置具备:转动命令输入部(212),接受相机的云台机构的转动命令的输入;转动命令输出部(206),对相机输出转动命令;图像输入部(202),从相机输入与转动命令相应的即时预览图像;显示控制部(236),使显示部进行如下显示,即,在二维显示的球面的极限显示图像中,重叠从相机输入的即时预览图像,且根据转动命令的输入使极限显示图像沿着二维显示的球面转动,所述极限显示图像表示分别与相机的摄像部的转动极限内及转动极限外对应的可拍摄区域及无法拍摄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控制装置、摄像控制方法、相机系统及程序,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能够向平摇方向及俯仰方向转动摄像部的相机的摄像控制。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进行云台摄像机的平摇及俯仰控制的装置中,显示表示通过云台摄像机的平摇及俯仰的极限规定的拍摄极限视角的第1矩形框及在第1矩形框内表示当前的摄影范围的第2矩形框的技术(参考专利文献1、2)。
并且,已知有从通过云台摄像机拍摄的多张拍摄图像生成广角图像,并生成将广角图像贴在假想的球面的三维的球面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技术(参考专利文献3)。通过进行将一部分三维球面图像投影在显示图像平面的图像处理,能够生成以球的中心作为视点的所希望的角度的平面图像。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142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029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0493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如图16所示,将通过云台摄像机910的摄像部912拍摄的即时预览图像显示于用户的便携式终端920的系统中,结合被摄体的移动以平摇方向及俯仰方向转动云台摄像机910的摄像部912时,若比较云台摄像机910的摄像部912的视点移动与手持便携式终端920的用户的视点移动,则可知虽然在跟踪被摄体这一点上共同,但实际上为完全不同的动向的视点移动。由于这种视点移动的不同,可以说普通用户很难在直观上理解云台摄像机910的摄像部912的视点移动。
并且,如图17所示,试考察如下情况,即,将专利文献1、2记载的技术采用于即时预览中,将表示通过云台摄像机910的平摇及俯仰的极限规定的拍摄极限视角的第1矩形框942与在第1矩形框942的框内表示当前的摄影范围的第2矩形框944显示于用户的便携式终端920中,且在第2矩形框944内显示通过云台摄像机910的摄像部912拍摄的即时预览图像。如此一来,可知包围被摄体图像的第2矩形框944的动向与云台摄像机910的摄像部912的平摇及俯仰的动向(转动)及从云台摄像机910的摄像部912的视点观察的实际的被摄体的动向为完全不同的动向。例如,云台摄像机910的摄像部912的平摇及俯仰的转动与图16所示的实际的被摄体的动向完全同步时,云台摄像机910的摄像部912的动向为以平摇的转动轴及俯仰的转动轴为中心的转动,并且从云台摄像机910的摄像部912观察的实际的被摄体的动向为相对不存在,均与第2矩形框944的动向(图17中示出了为线形动向的情况)完全不同。由于这种动向的不同,可以说即使如专利文献1、2记载那样将在便携式终端920中显示第1矩形框942及第2矩形框944的结构采用于即时预览中,普通用户也很难在直观上掌握云台摄像机910的摄像部912的动向及以云台摄像机910的摄像部912的视点观察的实际的被摄体的动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84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