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致动带有排气再循环的增压式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阀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7502.2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5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10 | 分类号: | F02D41/10;F02D43/04;F02D21/08;F02D23/00;F02D4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超;邓雪萌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带有 排气 再循环 增压 内燃 发动机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用于建立为避免内燃发动机的扭矩下降所要求的增压压力的方法,所述内燃发动机具有排气涡轮增压器,其具有新鲜空气入口导管、带有排气再循环阀的排气再循环导管、及混合器,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 识别加速期望,
- 一旦已经识别所述加速期望,就提供排气再循环率的增大的目标值,
- 测量瞬时实际增压压力,
- 根据所述排气再循环率的所述增大的目标值、瞬时设定点增压压力和所述瞬时实际增压压力确定设定点排气再循环率,
- 使用所述确定的设定点排气再循环率,确定对应于用于所述排气再循环阀的致动变量的控制信号,以及
- 将所述控制信号供应到所述排气再循环阀,以便改变所述排气再循环阀的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瞬时设定点空气质量和所述排气涡轮增压器的轴的瞬时转动速度,预定所述排气再循环率的所述增大的目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点排气再循环率根据如下关系计算:
eta_egr_soll = 1 - (1-eta_egr_soll_0) ∙ (P_lade_soll/P_lade_ist),
其中,
eta_egr_soll是所述设定点排气再循环率,
eta_egr_soll_0是所述排气再循环率的所述目标值,
P_lade_soll是所述增压压力的设定点值,以及
P_lade_ist是所述增压压力的瞬时实际值。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使用所述排气再循环阀的储存的特性曲线所计算的设定点排气再循环率确定用于所述排气再循环阀的所述致动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再循环率的预定目标值超过瞬时排气再循环率预定差异值时,进行所述设定点排气再循环率的计算和用于所述排气再循环阀的所述致动变量的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再循环率的所述预定目标值不超过所述瞬时排气再循环率预定差异值时,使所述设定点排气再循环率等于所述设定点排气再循环率的所述预定目标值。
7.一种用于建立为避免内燃发动机的扭矩下降所要求的增压压力的设备,其具有:
- 带有涡轮机(2)和通过轴(3)连接到所述涡轮机的压缩机(4)的排气涡轮增压器(1),
- 连接到所述涡轮机(2)的出口(2b)的排气导管(5),
- 排气再循环导管(6),其从所述排气导管(5)分叉,且其出口连接到混合器(7)的第一入口(7a),所述混合器(7)的出口(7c)连接到所述压缩机(4)的入口(4a),
- 布置在所述排气再循环导管(6)中的排气再循环阀(8),
- 新鲜空气入口导管(9),其出口连接到所述混合器(7)的第二入口(7b),和控制单元(10),其被设置以便准备用于所述排气再循环阀(8)的致动信号(s1),
-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0)被设计成执行具有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个中指示的步骤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75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