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喷射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7012.2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5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英二;吉村一树;冈本良雄;小林信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61/18 | 分类号: | F02M61/18;F02M51/06;F02M5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金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喷射 | ||
在用于内燃机的燃料喷射阀中,实现燃料喷雾的雾化。具备:座部件(5a);阀芯(3);开口部(5d),其比上述座部件(5a)的座部(5c)形成于更靠下游侧;以及喷嘴板(6),其配置于开口部(5d)的下游侧,喷嘴板(6)具有朝向外侧呈凸状的凸形状部(6A),并且具有比开口部(5d)形成于更靠半径方向外侧的燃料喷射孔(7),在凸形状部(5A)的内侧形成有供燃料以朝向半径方向外侧扩散的方式流动的燃料扩散室(43),在上述这样的燃料喷射阀中,就相对于凸形状部(6A)的中心部(40)位于半径方向外侧的周边部(41)而言,其相对于沿中心部(40)向半径方向外侧延长的假想面(42),位于燃料扩散室(43)的与凸形状部(6A)对置的顶棚面(5e)侧,燃料喷射孔(7)的入口开口面开口于周边部(4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油发动机等内燃机的燃料喷射阀,即通过阀与阀座抵接来防止燃料的泄漏并通过阀从阀座离开来进行喷射的燃料喷射阀。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日本特开2006-177244号公报(专利文献1)。在该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发明,其使燃料喷射阀的喷射燃料的雾化性能提高,并且是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雾化性能的提高而使制造成本减少。
该公报公开的燃料喷射阀具备:用于进行燃料的喷射和停止喷射的能够开闭的阀芯、具有与阀芯离开或抵接的阀座的喷嘴板、固设于喷嘴板并具有多个燃料喷射孔的孔板(orifice plate),该燃料喷射阀的喷嘴板由直径比阀座缩小的燃料导入孔、在燃料导入孔的下游侧在阀径方向上延伸并与燃料喷射孔连通的多个凹形状燃料通路、以及具有分隔凹形状燃料通路的曲面的凸形状部构成,孔板在阀径方向上形成配置有多个燃料喷射孔的凹形状底面部,凹形状底面部具有与喷嘴板的凸形状部的曲面相同的曲面形状,从燃料喷射孔进行的燃料喷射形成马蹄形状的射流,从而取得促进雾化的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72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对汽车发动机提出了低燃耗化及净化废气的要求,为此,需要使向汽车发动机供给的燃料喷雾雾化。在专利文献1的燃料喷射阀中,通过使从燃料喷射孔喷射的射流呈马蹄形状而实现雾化。
但是,在该燃料喷射阀中,希望简化燃料喷射部的加工,进一步减少制造成本,该燃料喷射部由形成于喷嘴板的多个凹形状燃料通路和具有曲面的凸形状部构成。
针对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喷射阀,其能够简化燃料喷射部的加工,并且能够形成雾化特性良好的燃料喷雾,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制造成本,并且有助于汽车发动机的低燃耗化及废气的净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燃料喷射阀具备:座部件,其具有阀座;阀芯,其相对于上述座部件离座及落座;开口部,其比供上述座部件的上述阀芯离座及落座的座部形成于更靠下游侧;以及喷嘴板,其配置于上述开口部的下游侧,上述喷嘴板具有朝向外侧呈凸状的凸形状部,并且具有比上述开口部形成于更靠半径方向外侧的燃料喷射孔,在上述凸形状部的内侧形成有供燃料以朝向半径方向外侧扩散的方式流动的燃料扩散室,在上述燃料喷射阀中,就相对于上述凸形状部的中心部位于半径方向外侧的周边部而言,其相对于沿上述中心部向半径方向外侧延长的假想面,位于上述燃料扩散室的与上述凸形状部对置的顶棚面侧,上述燃料喷射孔的入口开口面开口于上述周边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燃料喷射阀,其通过简化燃料喷射部的加工来减少制造成本,并且能够形成雾化特性良好的燃料喷雾。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对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明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7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