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管、耐磨组合物和软管制造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46407.0 | 申请日: | 2015-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5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K·高普兰;R·J·伦哈特;嵆根定;P·莫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博标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1/04 | 分类号: | F16L1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耐磨 组合 制造 工艺 | ||
1.一种软管,包括由组合物形成的最外层,该组合物包含:
(A)硅烷接枝的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和硅酮改性的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和
(B)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中组分(A)是硅烷接枝的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中组分(A)是硅酮改性的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进一步包括导管和周向围绕该导管的加强层;其中所述最外层是周向围绕所述加强层的覆盖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管,其中所述软管由导管、加强层和覆盖层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管,其中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0.5mm至6.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进一步包括导管、周向围绕所述导管的加强层和周向围绕所述加强层的覆盖层;其中所述最外层是周向围绕所述覆盖层的保护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管,其中所述软管由导管、加强层、覆盖层和保护层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管,其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2mm至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管,其中所述保护层周向围绕整个覆盖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中所述组合物包括5至95phr的组分(A)和5至60phr的组分(B)。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中组分(A)的平均粒度范围为10μm至100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进一步包括织物加强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软管,其中所述织物加强层是纱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软管,其中所述纱线包括聚酰胺、聚酯或芳族聚酰胺。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中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包含:
(C)至少一种耐热聚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中组分(A)包含硅烷接枝的聚烯烃和硅酮改性的聚烯烃。
18.一种汽车加热和冷却系统,包括:
软管;和
与软管接触的刚性部件;
其中所述软管包括与所述刚性部件接触的最外层;并且
其中所述最外层由组合物形成,该组合物包含(A)硅烷接枝的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和硅酮改性的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和(B)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
19.一种汽车传动系统,包括:
软管;和
与软管接触的刚性部件;
其中所述软管包括与所述刚性部件接触的最外层;并且
其中所述最外层由组合物形成,该组合物包含(A)硅烷接枝的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和硅酮改性的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和(B)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博标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库博标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64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