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动态边缘腔体中底的鞋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5745.2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2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福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5/00 | 分类号: | A43B5/00;A43B13/18;A43B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炜;庄恒玲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动态 边缘 腔体中底 制品 | ||
一种鞋制品,其根据施加至中底的力的方向提供不同程度的缓冲和支承。中底的外边缘包括具有V形横截面构型的向内延伸的长形凹槽。具有V形横截面构型的长形插入件紧固至所述长形凹槽。插入件形成在“侧倾”运动或侧至侧运动期间动态地改变由鞋提供给穿用者的脚的支承的特性的弹性件。
背景技术
鞋制品通常包括两个主要的元件,鞋面和鞋底结构。鞋面由多种材料元件(例如织物、泡沫、皮革和合成革)形成,所述材料元件被缝合或粘附地结合在一起以在鞋的内部形成用于舒适且牢固地接纳脚的空腔。穿过材料元件的踝开口提供进入空腔的入口,从而便于脚进入空腔以及从空腔移出。此外,可以使用鞋带来改变空腔的尺寸并将脚紧固在空腔内。
鞋底结构邻近鞋面的下部部分而定位并且通常定位在脚与地面之间。在包括运动鞋在内的许多鞋制品中,鞋底结构通常包括内底、中底和外底。可以位于空腔内并且与空腔的下表面相邻的内底是提高鞋舒适性的较薄的可压缩构件。可以紧固至鞋面的下表面并从鞋面向下延伸的中底形成鞋底结构的中间层。除了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即,为脚提供缓冲)之外,中底例如可以限制脚的运动或给予稳定性。可以紧固至中底的下表面的外底形成鞋的接触地面部分并且通常由带有纹理以增强附着摩擦力的耐用且耐磨的材料制成。
通常,中底是用于鞋制品的缓冲的主要源,并且中底主要由在鞋的整个长度和宽度上延伸的泡沫聚合物材料比如聚亚安酯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形成。在一些鞋制品中,中底可以包括提高鞋的舒适性或性能的多种额外的鞋元件,包括板件、缓冲件、流体填充室、持久元件或运动控制构件。在一些构型中,这些额外的鞋元件中的任何一者例如可以位于中底与鞋面之间、位于中底与外底之间、嵌入中底内、或者由中底的泡沫聚合物材料包封。尽管许多中底主要由泡沫聚合物材料形成,但流体填充室或其他非泡沫结构可以形成一些中底构型的大部分。
在步行或跑步时,中底倾向于优化对穿用者的支承和缓冲舒适性。在这些活动期间作用在中底上的力趋向于相对于鞋制品被竖向地引导以及在前后方向上被引导。中底被设计成在遇到这些力时获得可预测且稳定的缓冲舒适性和支承。
还常见的是侧至侧运动或“侧倾(banking)”运动,特别是对于如足球、篮球和网球运动员来说较常见。通常,期望运动员在侧倾时快速改变他或她的侧至侧的方向。因此,许多运动员喜欢在这些侧倾动作期间具有较少缓冲的更稳定且更有支承性的鞋。然而,无论是在步行、跑步还是侧倾时,鞋、特别是中底在鞋的整个使用范围内倾向于提供相同或相似水平的缓冲和支承。
发明内容
中底的外边缘可以修改为包括具有V形横截面的向内延伸的长形凹槽,并且具有V形横截面的长形插入件可以紧固至凹槽。插入件可以形成中底的内侧部分、后跟部分和外侧部分上的长形弹性件。
由长形插入件提供的支承在“侧倾”(例如,从脚的内侧侧部或外侧侧部倾推至一侧或朝一侧倾斜)期间会特别有利。在侧倾动作期间,在所施加的侧倾力的方向上提供的缓冲量可能会减小,而提供给穿用者的脚的支承可能会增大。这可以改善在侧倾期间穿用者对地面的“感觉”和响应时间。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鞋制品,该鞋制品具有鞋面和紧固至该鞋面的鞋底结构。鞋底结构包括中底、长形弹性件和外底。中底具有上表面、相反的下表面以及在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延伸的外边缘。外边缘具有前脚部分、后跟部分、外侧部分和内侧部分。中底具有沿着内侧部分、后跟部分和外侧部分连续设置的向内延伸的长形凹槽。长形弹性件沿着长形凹槽的整个长度紧固至中底的外边缘。外底紧固至中底的下表面并形成鞋的地面接合部分。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鞋制品,该鞋制品具有鞋面和紧固至该鞋面的鞋底结构。鞋底结构包括中底、插入件和外底。中底由泡沫聚合物材料形成并且具有上部部分、相反的下部部分、向内延伸的长形凹槽和中央基部部分。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沿着长形凹槽彼此间隔开,并且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在中央基部部分处彼此接合。插入件由非泡沫聚合物材料形成并且具有内表面和相反的外表面。长形凹槽覆盖内表面。外底由橡胶材料形成并紧固至中底的下部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未经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5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