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长转换部件及利用它的发光装置、发光元件、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4961.5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3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国土晋吾;宫永昭治;金海荣一;伊藤哲二;投野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NS材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日本国福冈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转换 部件 利用 发光 装置 元件 光源 以及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部件及利用其的发光装置、发光元件、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其特别是与以往相比能够适当进行颜色转换。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1)的特征在于,包括:容器(2),其具备光入射面(2a)、光出射面(2b)及连接所述光入射面和所述光出射面的侧面(2c),且在所述侧面的更内侧设有收纳空间(5);波长转换物质(3),其填充于所述收纳空间内;以及着色层(4),其形成于所述侧面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内填充波长转换物质的波长转换部件、及利用它的发光装置、发光元件、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涉及包括光源、波长转换部件及导光板等的发光装置的技术方案。
波长转换部件是设于光源和导光板之间、吸收光源发出波长的光后,产生与其不同的波长的光的部件。波长转换部件在例如玻璃等的筒状容器中封入有波长转换物质。波长转换物质含有荧光颜料、荧光染料或量子点等。例如,波长转换物质吸收光源的蓝色光,将其一部分转换为红色光或绿色光。并且,专利文献1的段落[0015]-[0017]中,记载了光源的光通过波长转换物质,从而合成红色、绿色及蓝色的光,而产生白色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89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已知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中,自光源通过波长转换部件的光的色调接近光源色,并未适当进行颜色转换。来自光源的光也穿过位于波长转换物质的侧方的容器侧部内。因此,在波长转换部件的光出射面上,通过波长转换物质内的光,与不通过波长转换物质内而通过容器侧部内的光相互混合,作为合成色,成为接近光源色的色调。
因此如上所述,即使为了将光源的蓝色光转换为白色光而使其通过波长转换部件,也不能适当地转换为白色光。
本发明是鉴于该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尤其是与之前相比,能够适当、高效率地进行颜色转换的波长转换部件、及利用其的发光装置、发光元件、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其包括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侧面,在所述侧面的靠内侧设有收纳空间;波长转换物质,其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内;以及着色层,其在所述侧面上、所述第二面的端部上、或者自所述侧面上至所述第二端部上形成。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其包括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侧面,在所述侧面的靠内侧设有收纳空间;波长转换物质,其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内;着色层,其形成于所述收纳空间的壁面。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其特征在于,容器,其包括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侧面,所述侧面的靠内侧设有收纳空间;波长转换物质,其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内的;着色层,其设于所述容器的所述侧面与所述收纳空间之间。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波长转换物质优选含有量子点。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波长转换物质优选由分散有所述量子点的树脂组合物形成。此时,所述波长转换物质优选由将所述量子点分散于硅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的至少一方的平面上进行切断而成的所述收纳空间及所述容器的外形剖面优选均为矩形。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着色层优选着色为白色。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着色层优选由涂料、油墨、或胶带构成。另外,在本发明中,构成所述波长转换物质的树脂的折射率优选小于所述容器的折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S材料株式会社,未经NS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449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