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延展性优异的高强度冷轧钢板、热浸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24699.8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5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圭荣;郭在贤;柳朱炫;申东锡;朱世燉 | 申请(专利权)人: | POSCO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6 | 分类号: | C22C38/06;C22C38/12;C22C38/4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王朋飞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展性 优异 强度 冷轧 钢板 镀锌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材料、汽车、火车等运输工具的高强度钢板,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延展性优异的高强度冷轧钢板、热浸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材料、汽车、火车等运输工具的高强度钢板,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延展性优异的高强度冷轧钢板、热浸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通过减小钢板的厚度来实现用于建筑材料、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结构件的轻量化,正在广泛进行旨在提高现有钢材强度的努力。然而,发现提高现有钢板的强度时延展性相对降低。
因此,广泛地进行了改善强度与延展性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开发出了利用低温组织的马氏体、贝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相的组织转变钢并被应用。
组织转变钢分为所谓的双相(DP,Dual Phase)钢、相变诱导塑性(TRIP,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钢、复相(CP,Complex Phase)钢等,这些钢根据母相和第二相的种类和分率,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质,即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水平不同,尤其,含有残余奥氏体的TRIP钢具有最高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平衡值(TS×EI)。
在如上所述的组织转变刚中,CP钢相比其他类型的钢,具有低延伸率,因此只能用于辊压成型等简单加工,具有高延展性的DP钢和TRIP钢用于冷压成型等。
除了上述的组织转变钢以外,还有钢中添加大量的碳(C)和锰(Mn)而钢的微细组织由单相奥氏体形成的孪生诱导塑性(TWIP)钢(专利文献1),所述TWIP钢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的平衡值(TS×EI)为50,000MPa%以上,显示出非常优异的材质特性。
然而,为了制造所述TWIP钢,当C的含量为0.4重量%时,要求Mn含量为约25重量%以上,当C的含量为0.6重量%时,要求Mn的含量为约20重量%以上,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不能稳定地确保在母相中引起孪晶(twinning)现象的奥氏体相,形成大大降低加工性的具有HCP结构的ε马氏体(ε)和具有BCT结构的马氏体(α'),因此需要添加大量的奥氏体稳定化元素,使奥氏体在常温下处于稳定状态。如上所述,添加大量的合金成分的TWIP钢,因合金成分引起的问题,难以进行铸造、轧制等工艺,而且在经济上会增加制造成本。
因此,近年来,开发了一种所谓的第三代钢或超高强度钢(X-AHSS,eXtra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所述钢的延展性高于作为所述组织转变钢的DP钢和TRIP钢,低于TWIP钢,但是制造成本低,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果。
作为一例,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作为主要组织形成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的方法淬火配分工艺(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Process),根据使用该方法的报告(非专利文献1),可以确认当碳的含量低而0.2%的程度时,屈服强度降低到约400MPa,而且最终产品只能获得与现有TRIP钢类似的延伸率。
此外,虽然获得了通过增加碳和锰的合金量来大幅提高屈服强度的方法,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因过量添加合金成分而导致焊接性降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994-0002370号
(专利文献2)美国公开公报第2006-0011274号
(非专利文献1)ISIJ International,Vol.51,2011,p.137-144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的TWIP钢相比能够降低合金成本,并且具有更优异的延展性的冷轧钢板、利用所述冷轧钢板来制造的热浸镀锌钢板、合金化热浸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OSCO公司,未经POSCO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24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