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16832.5 | 申请日: | 2015-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33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槌田大辅;小岛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 主分类号: | D01H5/36 | 分类号: | D01H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牵伸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更详细来说,涉及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变更多个纤维供给部的纤维供给正时、纤维供给量,纺出不同的颜色、原料的部分连续的特殊纱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提出了依次供给颜色、纤维的种类不同的粗纱,制造颜色、原料或者粗细不同的部分连续的特殊纱(特殊外观细纱)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制造这种特殊纱的情况下,例如针对使用与两个粗纱供给部分别对应的第1皮圈以及第2皮圈制造特殊纱的情况,在图7中示出原料粗纱的切换时的各皮圈的速度与要制造的特殊纱的状态的关系。如图7的下侧的图表所示,在原料粗纱的切换时Ts1,第1皮圈开始驱动,同时,第2皮圈开始减速。第1皮圈的速度在从开始驱动起的规定时间达到恒速纺出时的速度,第2皮圈的速度在从开始减速起的规定时间变为零而停止粗纱的供给。此外,在原料粗纱的切换时Ts2,第2皮圈开始驱动,同时,第1皮圈开始减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70026号公报
在开始某一种类的粗纱的供给的情况下,存在在该粗纱的供给开始部位无法获得足够强的纱线力的情况。这是因为2个种类的原料的纤维彼此的缠绕(纤维间摩擦)少,供给开始部位处的纱线的强度不足。当在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纱线的强度不足的部分时,在该部分,在纱线的周围产生毛疙瘩51、毛茸52。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纤维彼此的缠绕少的纤维难以捻入纱线,在纱线的外侧以纤维的状态露出而成为毛茸52,或者卷绕于纱线的外侧而成为毛疙瘩51。由于纤维彼此的缠绕少,致使供给开始部位处的纱线强度降低。即便在作为原料纤维代替粗纱转而使用纱条的情况下也产生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将不同的颜色、原料的部分连续的特殊纱在抑制了原料纤维的供给开始部位处的纱线强度降低的状态下纺出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解决上述课题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具备:多个皮圈对,上述多个皮圈对与多个纤维供给部分别对应地设置;前罗拉,该前罗拉为上述皮圈对共用;以及变速控制部,该变速控制部构成为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对上述皮圈对的速度进行变速,上述变速控制部构成为,在上述多个纤维供给部中的任一个开始纤维供给的情况下,对与开始纤维供给的上述纤维供给部对应的上述皮圈对输出驱动指令,使该皮圈对在规定期间内以低于恒速纺出时的速度的速度驱动,然后变换为恒速纺出时的速度。
在解决上述课题的纺纱机的牵伸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上述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具备:多个皮圈对,上述多个皮圈对与多个纤维供给部分别对应地设置;前罗拉,该前罗拉为上述皮圈对共用;以及变速控制部,该变速控制部构成为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对上述皮圈对的速度进行变速,上述纺纱机的牵伸装置的控制方法具备如下步骤:在上述多个纤维供给部中的任一个开始纤维供给的情况下,使与开始纤维供给的上述纤维供给部对应的上述皮圈对在规定期间内以低于恒速纺出时的速度的速度驱动;之后,使与开始纤维供给的上述纤维供给部对应的上述皮圈对变换为恒速纺出时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的概要图。
图2是省略了图1的牵伸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3中,(a)是示出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皮圈对以及第2皮圈对的各自的速度变化与所获得的特殊纱的关系的说明图,(b)是示出特殊纱的图案的示意图。
图4是特殊纱的供给开始部位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皮圈对以及第2皮圈对的各自的速度变化与所获得的特殊纱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在第3实施方式中第1皮圈对以及第2皮圈对的各自的速度变化的图。
图7是示出现有技术的第1皮圈以及第2皮圈的各自的速度变化与所获得的特殊纱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是现有技术的特殊纱的供给开始部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4对将悬挂于纺纱机的粗纱架的粗纱卷轴设为纤维供给部的牵伸装置10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牵伸装置10具备与公知的细纱机的3线式牵伸装置基本相同的下罗拉、上罗拉、加压摇臂、摇架,作为与上述公知的牵伸装置不同的结构,具备与2个种类的粗纱分别对应的两个皮圈对,以便能够朝共通的前罗拉装置11供给2个种类的不同的粗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168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