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钮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12846.X | 申请日: | 2015-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04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天野豊彦;三浦充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13/04 | 分类号: | H01H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00 | 代理人: | 刘煜 |
地址: | 日本国山梨县富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钮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侧推式的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侧推式按钮开关,如专利文献1、2所示的那样,已知有具有如下结构的侧推式按钮开关:开关接点,其由固定接点以及可动接点构成;按钮构件,其推压操作所述开关接点;以及树脂制的壳体,其具有由该按钮构件插入的开口部,且内置所述开关接点。在所述壳体的后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接点电连接的电极部,另外,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朝向所述可动接点的中央部倾斜的倾斜导引部。由这样的构成组成的按钮开关,在推压所述按钮构件时,该按钮构件的顶端部撞上倾斜导引部,且沿着倾斜导引部被导引至下方,由此可动接点接触于固定接点。所述按钮构件的水平方向的滑动动作经由所述倾斜导引部传达至具有弹簧特性的可动接点,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的导通/断开成为可能。
由上述构成组成的按钮开关以金属制的保持框架包围所述壳体,将该保持框架通过软钎焊固定于电路基板。按钮开关由于被使用为手机等小型数码设备的侧面开关,因此要求薄型化,且大多采用抑制在安装于电路基板时的厚度幅度的表面安装方式。在该表面安装中,通过回流焊工艺同时进行按钮开关向主板的固定和电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449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095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采用由上述构成组成的按钮开关的话,由于从一个侧面方向进行侧推操作,伴随着开关接点的导通/断开操作的外力所引起的负荷施加于壳体的后表面侧。由此,为了将所述壳体以稳定的状态安装于电路基板,需要确保壳体的外周面的强度,特别是后表面的强度。
在现有技术中,将壳体的外周面用通道形状的保持框架包围,通过软钎焊该保持框架的下端,谋求与电路基板的连接的强化。然而,在专利文献1、2中,上述保持框架由于被安装为从配置有按钮构件的壳体的前表面侧向内置有开关接点的壳体的后表面侧迂回,因此保持框架的两端部位于壳体的后表面侧。如此,若上述保持框架的两端部位于壳体的后表面侧,由于从壳体的前表面侧推压按钮构件时的压力,有时会发生上述保持框架的两端部产生位置偏差,或在两端部之间产生间隙等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故障。
另外,这样的侧推式按钮开关大多被采用于以手机为首的小型的数码设备的侧面操作开关,携带使用的情况多,因此,在受到掉落等强的冲击的情况下,存在着引起内置开关接点的壳体从电路基板剥离等机械的或电的破坏的风险。
采用上述现有的侧推式按钮开关时,若过度的开关操作、掉落等引起的大的外压施加于上述按钮构件,则其负荷集中于壳体的后表面侧,其结果,存在着发生开关接点与电路基板的电连接不良,或开关功能降低等,有损于作为按钮开关的可靠性的风险。
在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按钮开关:在侧推式按钮开关中,通过提高被施加伴随着按钮构件的开关操作的外力特别地被施加负荷的壳体的后表面侧的强度,由此能够将壳体以稳定的状态安装于电路基板,以及能够进行具有可靠性的准确的开关操作。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特征在于,壳体,其内置开关接点;按钮构件,其被设于壳体的前表面,推压操作所述开关接点;以及通道形状的保持框架,其覆盖壳体的外周面,所述保持框架的两端部在所述按钮构件的两侧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前表面。
另外,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所述壳体的前表面配置有所述按钮构件的前表面中央部,以及隔着台阶部且位于所述前表面中央部的两侧的前表面两侧部,所述前表面中央部被设置为与所述前表面两侧部相比向前方突出,所述保持框架的两端部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两侧部。
另外,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所述保持框架具备:后表面侧框架部,其覆盖壳体的后表面;侧面侧框架部,其分别覆盖壳体的左右侧面;以及前表面侧框架部,其覆盖除了所述按钮构件以外的壳体的前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保持框架在所述后表面侧框架部具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加强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按钮开关,由于将按钮开关的壳体通过通道形状的保持框架覆盖,在所述按钮构件的两侧将保持框架的两端部通过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固定,壳体的后表面侧整体被保持框架覆盖,因此在开关操作所述按钮构件时施加于壳体的后表面侧的负荷被保持框架承受,由此能够提高壳体的后表面侧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未经西铁城电子株式会社;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128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传递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车辆安全装置的拉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