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主动减振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12646.4 | 申请日: | 2015-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03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R·施密特;H·肖尔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3/14 | 分类号: | B60G13/14;B60G17/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程猛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主动 减振器 系统 | ||
1.用于车辆的主动减振器系统(1),包括:
减振器单元(2),该减振器单元具有缸体(3)、在缸体(3)中被导向的活塞(4)和与活塞(4)连接的活塞杆(5),所述活塞(4)将缸体(3)划分为第一室(6)和第二室(7),并且减振器单元(2)构造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车身和车轮之间;
能被电机(8)驱动的泵(9),用于改变两个室(6、7)中的压力并且用于使活塞(4)移动,其中,电机(8)能通过活塞(4)的移动也作为发电机运行;以及
四个阀(11、12、13、14)和一个控制单元(19)的布置系统,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切换这四个阀,使得这四个阀截止或释放流体流,
其中,第一阀(11)和与第一阀(11)串联连接的第二阀(12)与第三阀(13)和与第三阀(13)串联连接的第四阀并联连接,使得在第一阀(11)和第二阀(12)之间,导流的第一管路(15)通往第一室(6),并且在第三阀(13)和第四阀(14)之间,导流的第二管路(16)通往第二室(7);
并且在第一阀(11)和第四阀(14)之间连接泵(9)的一侧,在第二阀(12)和第三阀(13)之间连接泵(9)的另一侧;
其特征在于,这四个阀能被控制单元(19)切换,使得在所有运行情况下,亦即在电动机式运行和发电机式运行中,泵(9)不仅在弹性缩入时而且在弹性伸出时在同一方向上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阀(11)和第四阀(14)之间连接泵(9)的低压侧,在第二阀(12)和第三阀(13)之间连接泵(9)的压力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阀(11)和/或第二阀(12)和/或第三阀(13)和/或第四阀(14)是止回阀,它们能被选择性地截止和释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借助控制单元(19)能分别成对地控制两个阀,从而第一阀(11)和第三阀(13)始终具有相同的切换位置,并且第二阀(12)和第四阀(14)始终具有相同的切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9)为了切换这四个阀(11、12、13、14)而具有换向阀(20),该换向阀通过控制管路(21、22)连接到这四个阀(11、12、13、14)上并且通过压力管路连接到泵(9)的压力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绕开这四个阀(11、12、13、14)的情况下,在泵(9)的压力侧和低压侧之间设有可借助控制单元(19)切换的导流的直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绕开这四个阀(11、12、13、14)的情况下,在泵(9)的压力侧和低压侧之间设有可借助控制单元(19)切换的导流的直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连接的可切换性集成到换向阀(20)中,或者为所述直接连接的可切换性设有第一辅助阀(2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动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为所述直接连接的可切换性设有第一辅助阀(29)。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连接在第一阀(11)和第四阀(14)之间的第一蓄压器(32)和连接在第二阀(12)和第三阀(13)之间的第二蓄压器(3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动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蓄压器(33)上的流入和流出的第二辅助阀(35)和/或用于截止泵(9)的压力侧的第三辅助阀(36)。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是机动车。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减振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9)是液压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126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