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旋转速度检测装置的滚动轴承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9110.7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30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高梨晴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41/00 | 分类号: | F16C41/00;F16C19/18;F16C33/76;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速度 检测 装置 滚动轴承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旋转速度检测装置的滚动轴承单元,该滚动轴承单元用于将汽车的车轮(从动轮)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悬架装置,并且检测该车轮的旋转速度。
背景技术
在将汽车的车轮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悬架装置时,使用滚动轴承单元。另外,为了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或者牵引控制系统(TCS),需要检测车轮的旋转速度。因此,近年来广泛利用在所述滚动轴承单元中装入了旋转速度检测装置的带旋转速度检测装置的滚动轴承单元,来将所述车轮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悬架装置,并且检测该车轮的旋转速度。
作为出于这样的目的而使用的带旋转速度检测装置的滚动轴承单元的以往构造的一个例子,专利文献1记载了如图5、6所示的构造。该以往构造的带旋转速度检测装置的滚动轴承单元1中,将旋转圈即毂3旋转自如地支承在静止圈即外圈2的内径侧。
其中的外圈2在内周面具有多列外圈滚道4a、4b,并在外周面具有静止侧凸缘5。另外,所述外圈2在使用状态下,被构成悬架装置的未图示的关节支承而不会旋转。
所述毂3是将毂主体6与内圈7组合而成的,在外周面具有多列内圈滚道8a、8b,与所述外圈2同心地被支承在该外圈2的内径侧。具体而言,在所述毂主体6的外周面的轴向中间部直接形成有轴向外侧列的内圈滚道8a,并且同样在形成于靠轴向内端(轴向的内侧是指在组装于悬架装置的状态下成为车身的靠宽度方向中央的一侧,相反,轴向的外侧是指此外车身的靠宽度方向外方的一侧。在整个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都相同)部分的小直径阶部9,外嵌固定有在外周面形成有轴向内侧列的内圈滚道8b的所述内圈7。而且,利用通过使所述毂主体6的轴向内端部向径向外侧塑性变形而形成的铆接部10,压住所述内圈7的轴向内端面。另外,在所述毂主体6的轴向外端部,在比所述外圈2的轴向外端开口部向轴向外侧突出的部分设置有用于支承车轮的旋转侧凸缘11。
另外,在所述两外圈滚道4a、4b与所述两内圈滚道8a、8b之间分别各设置有多个滚动体12、12,在所述外圈2的内径侧旋转自如地支承有所述毂3。
另外,在所述内圈7的外周面的轴向内端部,在从所述内圈滚道8b向轴向内侧偏离的部分外嵌固定有编码器13。该编码器13是将支承环14和编码器主体16组合而成的,其中,该支承环14由磁性金属板以截面大致L形将整体形成为圆环状,该编码器主体16附加在构成该支承环14的圆圈部15的侧面。该编码器主体16是利用混入有铁氧体粉末的橡胶磁体等永磁体将整体形成为圆圈状而成的,沿轴向磁化,并且使磁化的方向在圆周方向交替且等间隔地变化。所以,在所述编码器主体16的被检测面即轴向内侧面,交替且等间隔地配置有S极与N极。
另外,在所述外圈2的轴向外端开口部与所述毂主体6的轴向中间部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7,并且在所述外圈2的轴向内端开口部安装有帽19。由此,将设置有所述各滚动体12、12和所述编码器13的空间18的轴向两端开口部塞住,防止封入在该空间18内的润滑脂泄漏到外部空间、或者存在于外部空间的异物侵入到该空间18内。
所述帽19包括:通过将合成树脂注射成型而制造的有底圆筒状的帽主体20;以及通过将非磁性金属板加压成型而以截面L形将整体形成为圆环状的嵌合环21。其中的帽主体20包括:圆筒部22;以及塞住该圆筒部22的轴向内端开口部的底部23。在其中的圆筒部22的末端部的内径侧部分固定(模制)有所述嵌合环21。另外,在所述底部23的径向靠外部分设置有与其他部分相比向轴向内侧隆起(轴向厚度尺寸增大)的安装部24。在该安装部24中的与所述编码器13(编码器主体16)的被检测面在轴向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在轴向贯通的贯通孔25。而且,在该贯通孔25中内嵌有非磁性不锈钢板制的、有底圆筒状的传感器插入环26。该传感器插入环26在所述帽主体20的注射成型时,利用嵌入成型埋入在所述安装部24。并且,在该安装部24中的从所述贯通孔25偏离的部分,利用嵌入成型埋入有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的螺母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9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硅烷的罐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室内监控设备安装的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