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4262.8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7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服部诚;林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H02M7/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1210 | 代理人: | 张丽颖,高永志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体式 电动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动压缩机的外壳上一体地组装逆变器装置而成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等上搭载的空调装置的压缩机中,通常使用逆变器装置一体地组装而成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通过逆变器装置,将车载电源单元提供的高压直流电转换成所需频率的三相交流电,并将其施加给电动马达,从而驱动该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
逆变器装置具备:构成滤波电路的线圈、平滑电容器等高压类电气元件,构成转换电力的开关功能电路的多个半导体开关功能元件,封装有包含滤波电路及开关功能电路的逆变器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的逆变器基板,封装有输入来自上位控制装置(ECU)的控制信号的通信电路的基板等;形成将从电源单元通过电源电缆输入到P-N端子的直流电转换成三相交流电,且通过UVW汇流条等输出。
逆变器装置的构成为:将逆变器装置组装到电动压缩机的外壳外周所设置的逆变器收纳部中,从而和电动压缩机形成为一体,通过逆变器收纳部内以贯穿外壳的方式而设置的马达端子,将通过UWV汇流条等输出的三相交流电施加给外壳内部的电动马达。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由树脂材料一体地嵌入成型的UVW汇流条,将由逆变器模块转换的交流电输出到马达端子的构成。
此外,逆变器基板通常是通过支撑脚部或螺栓等而被支撑于逆变器收纳部内,将端子连接到该基板,从而封装有电容器、线圈、半导体开关功能元件等逆变器结构部件。专利文献2、3公开了将这些逆变器结构部件配置在逆变器基板和逆变器收纳部的底面之间,从而组装有逆变器装置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48989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29563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2-1936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搭载于车辆上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用于空调装置时,会暴露于激烈震动中,因此,逆变器装置如何抗震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用于封装逆变器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的逆变器基板例如为四边形时,至少对4个角落部进行固定、支撑并组装,但是,由于封装有大量的电路元件及电子元件,仅对4个角落部进行固定、支撑并不能充分地抑制震动造成的弯曲等,对此,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增加支撑部位。
但是,过度增加支撑部位不仅会受到空间的制约,还会导致支撑用元件数量增多,成本提高,组装工时增加,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对策。上述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构成也并没有暗示在基板的抗震动对策中积极地应用基板上所封装的UVW汇流条或电容器、线圈、半导体开关功能元件等逆变器结构部件,而是通过填充胶状材料等,避免不必要的应力的产生。
因此,本申请人于日本专利特愿2013-45359号中提议使用逆变器装置的结构部件即平滑电容器、线圈或IGBT等半导体开关功能元件等相对大型的电气元件,从下方支撑逆变器基板,确保对于震动的刚度,并进一步加以改良。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开发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为了有效利用对基板和马达端子之间进行连接的汇流条,提高基板的耐震强度,而改善总线总成和基板的结合结构,可以通过总线总成对基板的一边进行支撑。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采用以下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是在设置于外壳上的逆变器收纳部中一体地组装逆变器装置而成,所述逆变器装置包含封装有逆变器电路的基板,所述逆变器一体式电动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其构成为,具备总线总成,该总线总成用树脂壳体覆盖UVW汇流条,该UVW汇流条将由所述逆变器电路转换的交流电从所述基板侧导向所述逆变器收纳部内所设置的马达端子;所述总线总成中,在所述树脂壳体的下表面直立设置有通过粘合剂与所述基板端面粘合的粘合壁;适当设定所述粘合壁相对于所述基板端面的高度及间隙,通过所述粘合剂对该粘合壁和所述基板端面之间进行粘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42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