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粘接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02642.8 | 申请日: | 2015-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德之;岩井勇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9J7/26 | 分类号: | C09J7/26;C09J7/30;B32B5/18;B32B27/00;B32B27/30;B32B27/32;C09J11/08;C09J1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粘接带 | ||
本发明的双面粘接带具备:由聚烯烃类树脂所形成的发泡基材、和配置于所述发泡基材的两侧的第一粘接剂层和第二粘接剂层,准备框状的双面粘接带1,其具有长度61mm及宽度49mm的矩形的外部形状、具有长度57mm及宽度45mm的矩形的内部形状、且具有2mm的宽度,将第一丙烯酸类树脂板2和第二丙烯酸类树脂板3隔着所述框状的双面粘接带1贴合,得到叠层体11,从所述叠层体11的所述第一丙烯酸类树脂板2的贯通孔2a向所述叠层体11的所述内部空间11A送入空气,将所述内部空间11A的内压调整为30KPa,进行上述加压试验时,直至由于在所述框状的双面粘接带1与所述第一丙烯酸类树脂板2及第二丙烯酸类树脂板3之间的至少一个界面产生剥离,从而使得所述叠层体11的所述内部空间11A的内压开始减少的时间为50分钟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由聚烯烃类树脂形成的发泡基材的两面叠层有粘接剂层的双面粘接带。
背景技术
手机及便携信息终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PDA)等便携电子设备例如有时由于使用者而无意地掉落。对便携电子设备要求冲击吸收性,使即使赋予掉落引起的冲击,也不产生便携电子设备的显示不良。
提高了冲击吸收性的双面粘接带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2中被公开。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双面粘接带在基材层的至少一面叠层一体化有(甲基)丙烯酸类粘接剂层。上述基材层为具有特定的交联度及气泡的长宽比的交联聚烯烃类树脂发泡基材。
另外,便携电子设备有时无意地掉落于水中。而且,在便携电子设备中,有时附着雨等水滴。水分较多地附着于便携电子设备时,有时水分侵入至便携电子设备的内部而产生显示不良。对便携电子设备要求高的防水性,使得不会产生如上所述水分导致的显示不良。
另外,在便携电子设备中,例如在构成装置表面的玻璃板和图像显示部件之间,为了粘接它们而使用双面粘接带。对该双面粘接带要求高的冲击吸收性和高防水性。
并且,便携电子设备的薄型化正在进行中。伴随薄型化,聚碳酸酯等显示面板部件根据温度变化而变得容易翘曲。即使便携电子设备暴露于严苛的温度环境下,也期望双面粘接带不会从部件上剥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25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58274号公报
发明的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双面粘接带中,冲击吸收性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优异。但是,在专利文献1、2中所记载的现有的双面粘接带中,要求以更高的水平兼顾高的粘接性和高的防水性这两者。要求即使在由双面粘接带粘接的部件中产生翘曲,也不易产生剥离。另外,要求即使水分附着于由双面粘接带粘接的电子设备等,也抑制水分从双面粘接带的粘接界面浸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以高的水平兼顾高的粘接性和高的防水性这两者的双面粘接带。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2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