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文丘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00300.2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8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D·E·弗莱彻;B·M·格雷琴;K·汉普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科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2 | 分类号: | B60T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11313 | 代理人: | 郝文博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文丘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过文丘里(Venturi)装置来产生真空,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两个文丘里间隙的文丘里装置。在本文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文丘里装置连接到作为其动力源的高压源(比大气压高的压力)且被称作喷射器。
背景技术
在一些车辆中,真空用来操作各种装置或者辅助各种装置的操作。例如,真空可用来辅助驾驶员应用车辆制动、涡轮增压器操作、燃料蒸汽净化、加热与通风系统致动以及传动系统部件致动。如果车辆不自然地产生真空,例如从进气歧管中产生真空,则需要单独的真空源来操作这些装置。虽然吸气器或喷射器在被供给增压或歧管真空时能够产生真空,但是所产生的真空的深度将是施加到动力口的压力与施加到排放口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的函数。然而,在进气歧管压力通常处于比大气压大的压力的增压发动机中,进气歧管真空可利用来自喷射器的真空被更换或者扩增。本文所使用的喷射器是一种连接到大气压以上的压力源的收缩扩散收缩扩散型喷嘴组件。通过使增压空气通过喷射器,可以在喷射器内产生低压区,以使空气能够从真空储器抽出或者可以直接作用于需要真空的装置上,从而降低真空储器或需要真空的装置内的压力。
当动力压力超过192kPa绝对值时,典型的喷射器不能产生低于大气压的抽吸压力,并且以小于135kPa绝对值的动力压力产生最大真空。然而,增压发动机通常在135kPa绝对值以上运转,因此需要提高这种车辆上的喷射器的性能。这些常规的喷射器受限于它们所能产生的真空,部分是因为不同的增压导致最小压力位置移至喷射器内的不同位置。具体地,随着动力压力相对于排放压力增加超过某值,最小真空产生点沿排放通道逐渐下移。
所需要的是能够在一系列动力压力上产生真空的喷射器。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案中,公开了文丘里装置,其通过在沿着排放段的多个部位抽吸而在一系列动力压力上产生真空。文丘里装置包括下方主体,下方主体限定了具有动力段和排放段的通路,所述开动段和排放段彼此间隔开一距离以限定第一文丘里间隙,所述动力段和所述排放段朝向所述第一文丘里间隙收缩,并且在所述第一文丘里间隙的下游具有第二文丘里间隙,其在将所述排放段划分成位于所述第一文丘里间隙和第二文丘里间隙之间的第一部分和远离所述第二文丘里间隙导向的第二部分的位置处。文丘里装置还包括上方主体,上方主体限定与所述第一文丘里间隙和第二文丘里间隙均流体连通的抽吸通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文丘里间隙和第二文丘里间隙具有约12mm至约50mm的中心间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沿纵向剖面观察时,第一文丘里间隙在顶点处通常比在大致中心点处宽。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沿纵向剖面观察时,第一文丘里间隙通常在顶点和底点处比在顶点和底点之间的大致中心点处宽。在该实施例中,下方主体限定围绕文丘里间隙的底点的第一连接器并且具有与第一连接器密封连接的第一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方主体和上方主体共同限定与所述第一文丘里间隙流体连通的第一止回阀腔室,所述第一止回阀腔室包括以间隔环状布置、远离所述第一文丘里间隙向上延伸的多个指状件,从而限定用于密封部件的底座。所述上方主体限定通往所述第一止回阀腔室的一个或多个开口,所述第一文丘里间隙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向下游偏移。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指状件的位置越接近所述第一文丘里间隙,其高度越低。
在另一实施例中,下方主体和上方主体共同限定与所述第二文丘里间隙流体连通的第二止回阀腔室,所述第二止回阀腔室包括以间隔环状布置、远离所述第二文丘里间隙向上延伸的多个指状件,从而限定用于密封部件的底座。上方主体限定通往所述第二止回阀腔室的一个或多个开口,并且所述第二文丘里间隙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向上游偏移。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指状件的位置越接近所述第二文丘里间隙,其高度越低。
在另一方案中,公开了包括本文所公开的任一个文丘里装置的系统。文丘里装置布置在系统中,动力源与其动力段流体连接,需要真空的第一装置与其抽吸口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多文丘里装置的实施例的侧视平面图。
图2是图1的多文丘里装置的纵向剖视平面图。
图3是多文丘里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侧视平面图。
图4是图3的多文丘里装置的组装后的纵向剖视平面图。
图5是图4的第一文丘里间隙的放大图。
图6是图3的多文丘里装置的下方主体的立体俯视图。
发明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科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戴科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00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