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可控分离换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4913.7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0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精湛;张硕;王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盛泽山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3/3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马倩倩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可控 分离 换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可控分离 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和发动机为行驶动力,用电机和传统变速 箱结合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 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动力系统差别很大,在使用过程中电力 驱动和燃油驱动需要经常切换,而车内又不能布置两套换挡机构,所以需要 一套特别的换挡机构可以适应这种要求。
目前市场上传统的换挡机构和纯电动车的换挡机构均不能提供双动力 系统的换挡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可控分离换挡装置, 驾驶员同样的操作,可自动适应动力系统的变化,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 能可靠,有效避免误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可控分离换挡装置,包括拉索杆1、连接块2、控制 拉索杆1和连接块2接合与分离的锁止机构和驱动锁止机构运动的动力机 构;
所述的连接块2内设有拉索杆1沿连接块2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滑动孔 21,所述的连接块2上设有锁止轴4用连接孔22;
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锁止块3、锁止轴4和切换棘轮5,所述的锁止块3 和切换棘轮5均与锁止轴4固定连接,所述的锁止块3上设有具有锁止分离 功能的凸起31和凹槽32,所述的切换棘轮5上设有控制锁止块3往复转动 的上棘齿51和下棘齿52;
所述的连接块2上与锁止块3位置对应处设有锁止块开口槽23;
所述的拉索杆1端部设有与凸起31配合的矩形开口槽11;
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拨动切换棘轮5的且上下运动的拨杆6,所述的拨 杆6设置在拨杆槽7内,所述的拨杆槽7设置在连接块2的一侧,且位置与 切换棘轮5位置相对应;
还包括限制拨杆6上下运动的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设置在拨杆槽 7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拨杆槽7内销孔71,设置在销孔 71内的弹性球头销8,所述的拨杆6通过弹性球头销8与拨杆槽7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拨杆6上与弹性球头销8接触的一侧沿上下方向设有两 个与弹性球头销8配合的半球形凹槽,且上下两个半球形凹槽的距离与切换 棘轮5上的上棘齿51和下棘齿52的距离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拨杆6上与切换棘轮5接触的一侧沿上下方向设有两个 与上棘齿51和下棘齿52配合的拨动齿,且两个拨动齿的距离与切换棘轮5 上的上棘齿51和下棘齿52的距离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块开口槽23上表面两侧设有连接座,所述的连接 座上设置连接孔2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可控分离换挡装 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可控分离换挡装置,结构简单,性 能可靠,成本低廉,填补行业内的空白,通过对现有发动机驱动的汽车换挡 操纵机构的改制,即可实现电机和发动机双动力系统的换挡操作,特别适用 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生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 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 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可控分离换挡装置结 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可控分离换挡装置中 拉索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可控分离换挡装置中 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可控分离换挡装置中 锁止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可控分离换挡装置中 锁止机构和动力机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拉索杆;11-矩形开口槽;2-连接块;21-滑动孔;22-连接孔;23-锁 止块开口槽;3-锁止块;31-凸起;32-凹槽;4-锁止轴;5-切换棘轮;51- 上棘齿;52-下棘齿;6-拨杆;7-拨杆槽;71-销孔;8-弹性球头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盛泽山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盛泽山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4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器挂档助力机构
- 下一篇:一种内置硬币存钱筒的变速杆手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