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混合的景观草坪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4401.0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傲胜人造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E01C1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 天然 混合 景观 草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混合的景观草坪。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液越来越高,而作为 景观中的草坪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公园、建筑中。现有的景观草坪,包括人造 草坪和天然草草坪;天然草坪受季节性的影响,在秋冬季节容易枯萎,应用范 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天然草虽然成本低廉,并且现有的人造草坪需要借助外 力固定于地面,并且不具备光合作用,给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同时增加了 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稳 定性好、应用范围广的人造草与天然草混合的景观草坪。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混合的景观草坪,所述景观草坪包括底布、编织在底 布上的人造草丝簇、天然草、以及位于底布上的土壤层;所述人造草丝簇包括 人造草丝,所述人造草丝的中部编织在底布上,所述人造草丝的两端分别伸出 底布的同侧并穿出土壤层,所述人造草丝穿出土壤层的一端顶部至底布的距离 为35-55mm,所述人造草丝穿出土壤层的一端顶部至土壤层的距离为2-10mm; 所述天然草的主根位于土壤层中,所述天然草的茎部远离根部的一端穿出土壤 层。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底布的针密度为每平方英寸370-21000 个。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草丝簇包括1-8根人造草丝;所述底布包 括经纱和纬纱;所述草丝簇的中部沿纬纱的延伸方向交错编织在3-8根经纱上, 所述草丝簇的两端分别伸出底布的同一侧;所述景观草坪上同一行的草丝簇中, 任意相邻的两个草丝簇之间的间距为6-12根经纱的宽度;所述景观草坪上,草 丝簇的行距为3-8根纬纱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景观草坪上相邻行任意相邻的两个草丝 簇,其中一个草丝簇的左端的人造草丝与另一个草丝簇的右端的人造草丝在同 一根经纱处伸出底布。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天然草的部分须根穿出底布。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人造草丝为PE草丝、PP草丝和PA草丝 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草丝簇包括3-5根人造草丝,所述人造草 丝为曲丝状草丝、单丝状草丝、网状草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天然草为结缕草。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人造草丝穿出土壤层的一端顶部至底布 的距离为40mm,所述人造草丝穿出土壤层的一端顶部至土壤层的距离为10mm。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底布为由纬纱和经纱编织而成的底布, 所述经纱为纯棉、纯麻、纯化纤、棉型混纺、毛型混纺、PE、PP和PA中的一 种材料制成的经纱;所述纬纱由PP、棉纤混纺和PA中的一种材料制成的纬纱。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的设置,在垫 设好草坪后,天然草的根系会穿出底部扎进地面,增加了草坪整体的抓地的牢 固度,无需增加其他设备即可将该景观草坪牢固的安装在地面上,节约了成本; 人造草丝的一端穿出土壤层并将距离设置为2-10mm,这样使得在天然草生长茂 盛时,人造草丝位于天然草叶的下方,并能够起到支撑天然草叶和缓冲部分踩 踏力的作用;此外在进入秋冬季节,天然草枯萎时,人造草丝露出,使得该景 观草坪能够继续使用;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景观草坪,具有应用范围广、环保、 稳定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是实施例1的景观草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景观草坪的结构去除土壤层和天然草后状态下的结构示 意图;
其中,10、底布;1、经纱;2、纬纱;3、人造草丝;4、天然草;5、土壤 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傲胜人造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傲胜人造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4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