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封装的封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4286.7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灯鹏;赵立娜;沈修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离子电池 封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封装的 封头。
背景技术
铝塑膜软包电芯存在着一个致命缺陷:铝塑膜腐蚀。铝塑膜腐蚀必须具 备两个短路通道(两者缺一不可):①离子短路通道,铝塑膜铝层与阳极发 生离子短路②电子短路通道,铝塑膜铝层与阳极发生电子短路,这两个通路 形成后,铝塑膜铝层就会不断被消耗,从而空气中水分进入电芯,发生新的 副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电芯鼓胀失效。
软包电芯生产中,会进行铝塑膜顶封封口,即通过热熔pp层,来融合两 片铝塑膜,此时难免pp层会破损(熔破或溢胶刺破),而暴露出铝塑膜的 铝层,这样铝塑膜铝层就会通过电芯内部电解液与阳极发生离子短路;在顶 封处,阳极与铝塑膜暴露出的铝层接触形成电子通路,这样电芯就会失效。
现有封头为平面封头,这样在溶胶厚度合格情况下,溢胶过多,pp存在 很大的破损风险。电芯内部的pp破损,就会导致铝层与阳极发生离子短路, 电芯存在失效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现有封头进行改进的、用于锂离子 电池封装的封头,避免pp层破损引起的电芯失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锂离子 电池封装的封头,所述封头包括位于一侧的第一封头面和另一侧的第二封头 面;所述第一封头面和第二封头面之间设有一向下凹陷的溢胶槽;所述第一 封头面的高度小于第二封头面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封头面的厚度小于第二封头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封头面为靠近电池电芯的封头面;所述第二封头面为 远离电池电芯的封头面。
优选的,所述封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封头表面刻出一个溢胶槽,同 时两个封头面具有高度差,靠近电芯的封头面要低于远离电芯的封头面高 度,铝塑膜热封时,靠近电芯侧的铝塑膜pp溶胶可以放宽要求,因为还有 溢胶槽容纳溢胶,这样内部溢胶就会减少,从而减少了铝塑膜pp熔破和溢 胶刺破的风险,而远离电芯的铝塑膜pp溶胶可以满足工艺要求,即使溢胶 较多,pp破损,也不会引起电芯腐蚀,因为内部溢胶已阻隔了电解液,就是 阻隔了离子通路的形成。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生产的基础上,只是改变了封头的结构,并不改变现 有生产线,但能有效解决电芯因腐蚀失效问题,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同时 节省了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锂离子电池封装的封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锂离子电池封装的封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封装操作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封头面;2、第二封头面;3、溢胶槽;4、封头;5、电芯主体; 6、顶封封印区;7、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封装的封头4,包括位于一侧的第 一封头面1和另一侧的第二封头面2;第一封头面1和第二封头面2之间设 有一向下凹陷的溢胶槽3;第一封头面1的高度小于第二封头面2的高度; 第一封头面1的厚度小于第二封头面2。第一封头面1为靠近电池电芯的封 头面;第二封头面2为远离电池电芯的封头面。所述封头4为一体成型结构。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需要封装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主体,位于电芯主体5一 侧的顶封封印区6,及连接顶封封印区6的极耳7;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封 头4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封装操作时,利用封头4对顶封封印区6进行封装, 第一封头面1靠近电芯主体5,第二封头面2远离电芯主体5;在热封时, 铝塑膜的pp热熔,在第二封头面2处对应的铝塑膜溶胶满足要求情况下, 第一封头面1处对应的铝塑膜溶胶要小,因此溢胶就要少,且还有溢胶槽3 存储溢胶,这样第一封头面1处pp破损的风险大大降低,阻断了铝塑膜腐 蚀中的必要条件之一:离子通路。
此外,本实用新型封头的结构可用于各个部位的铝塑膜热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 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 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4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的摩托车锂电池外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组件返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