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重放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143944.0 | 申请日: | 201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6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余剑英;王金玉;徐国建;吴雪梁;张水强;钟伟峰;陈春来;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萧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湾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索桁承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承重放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轮辐式预应力索桁工程中,索桁 结构的应用更加广泛,承重索作为玻璃光棚的主要承重结构,其索力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在三种拉索中是最大的,因此承重索节点是否安全 对整个结构至关重要,在传统计算模型中认为拉索与连系杆之间不能 相对滑动,所以将拉索与连系杆按固定处理,这样导致计算结果中同 一根拉索中索力分布很不均匀,不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由于原计算 模型中同类型拉索的初始应变相同,而屋盖周边刚度不均匀,因此导 致计算结果中同类型拉索索力相差较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 出一种承重放索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 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降低索力提高了拉索的安全度,又便于 拉索张拉施工,加快施工进度的承重放索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承重放索 结构,至少包括钢丝绳索道、U型卡、拉索、内环桁架、施工平台、 葫芦、外环桁架和悬挂墙;所述所述钢丝绳索道水平设置在整个装置 的一端;所述U型卡扣嵌在钢丝绳索道中间位置;所述葫芦紧密连接 在U型卡下端;所述外环桁架设置在钢丝绳索道左端,并且外环桁架
与葫芦之间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悬挂墙紧密连接在外环桁架左 侧;所述拉索设置在葫芦右端,并拉索与葫芦紧连;所述内环桁架设 置在钢丝绳索道最右端且钢丝绳索道紧接在内环桁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葫芦为圆形结构,并且葫 芦内部设有定滑轮;所述悬挂墙穿过外环桁架与葫芦连接,并且悬挂 墙为椭圆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在承重 索和稳定索的基础上增设了连系索,以增强索桁架的平面外稳定,并 便于安装各种设施,根据屋盖结构周边刚度情况,对各拉索设置不同 的初始应变,使同类型的拉索预应力较为均匀,在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和拉索具备足够的张力储备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索力以提高拉索的安 全度,又便于拉索张拉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对拉索索夹、拉索 端部节点进行了深化设计,保证结构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较 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张拉方法示意图;
其中:1、钢丝绳索道,2、U型卡,3、拉索,4、内环桁架,5、 施工平台,6、葫芦,7、外环桁架,8、悬挂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 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承重放索结构,至少 包括钢丝绳索道1、U型卡2、拉索3、内环桁架4、施工平台5、葫 芦6、外环桁架7和悬挂墙8;所述桩体1设置在整体的左侧下半部, 并且将芯孔2、缺陷部位3、注浆管4、排水管5包裹在内部;所述 所述钢丝绳索道1水平设置在整个装置的一端;所述U型卡2扣嵌在 钢丝绳索道1中间位置;所述葫芦6紧密连接在U型卡2下端;所述 外环桁架7设置在钢丝绳索道1左端,并且外环桁架7与葫芦6之间 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悬挂墙8紧密连接在外环桁架7左侧;所述拉 索3设置在葫芦6右端,并拉索3与葫芦6紧连;所述内环桁架4设 置在钢丝绳索道1最右端且钢丝绳索道1紧接在内环桁架4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葫芦6为圆形结构,并且 葫芦6内部设有定滑轮;所述悬挂墙8穿过外环桁架7与葫芦6连接, 并且悬挂墙8为椭圆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萧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湾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萧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湾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3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肾明目降火的富硒菊花茶
- 下一篇:润肺祛痰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