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腔体滤波器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3303.5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6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宪;金炳成;金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鸿爱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502;H01R13/40;H01P1/2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2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滤波器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适用于腔体滤波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腔体滤波器作为一种频率选择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尤其是射频通信领域。在基站中,滤波器用于选择通信信号,滤除通信信号频率外的杂波或干扰信号。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盖板以及谐振管,盖板位于腔体的顶面,腔体包括腔体侧壁、将腔体内部隔离成谐振腔的隔离筋,连接器一般情况下安装在腔体的侧面或底面,有时也需要将连接器安装在腔体的顶面上。
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以下方式将连接器安装在腔体的顶面上:先在隔离筋顶面或腔体侧壁顶面上加工出一个安装槽20,安装槽20直接与谐振腔连通,再将连接器21装配在安装槽20上,将连接器21的内导体210与连接线22焊接,连接线22穿过安装槽20进入谐振腔并焊接在谐振腔中的谐振管23上,从而实现连接器21的内导体210与谐振腔信号导通。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具有以下缺点:(1)需要为连接器设置相应的安装槽,对接线空间有一定的限制;(2)连接器为分散结构,连接器的各个部件之间容易产生震动、组装时会产生累积的组装公差、需要多个焊接点进行连接,影响通信质量、组装效率低;(3)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腔体滤波器的连接器,无需为连接器设置安装槽,实现连接器的一体式结构,减少各部件之间的振动及累计的组装公差,减少焊接点、提高通信质量和组装效率并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腔体滤波器的连接器,包括插针、第一绝缘件、壳体以及传输线,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定位孔,壳体呈圆筒状且包括第二定位孔,插针依次插入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插孔,且第一绝缘件容置于第一定位孔内,插针的顶端位于壳体外,传输线的一端插入第二定位孔并与插针的底端连接,传输线的另一端与腔体滤波器的谐振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腔体滤波器的连接器包括插针、第一绝缘件、壳体以及传输线,其中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定位孔,壳体呈圆筒状且包括第二定位孔。由于壳体呈圆筒状,将该连接器安装于腔体滤波器时,只需利用腔体滤波器腔体内本身所具有的圆形等空间,将连接器安装于腔体内的圆形空间内,而无需另外开设安装槽,且圆筒状的壳体所占用的空间更小,当该连接器安装于腔体滤波器后,其给传输线等线缆预留了更多的接线空间,使得接线更加方便。此外,在组装该连接器本身时,先将插针插入第一定位孔,再一起插入第二定位孔使得第一绝缘件容置于第二定位孔内,最后将传输线的一端插入第二定位孔并与插针的底端连接,从而完成整个连接器的组装,整个组装过程简单、效率高。且,从上述组装方式可以看出,该连接器实现了一体式结构,连接器各个组件之间的组装都是采用插接的方式,减少了焊点,各个部件之间的震动少使得累计的组装公差减小,提高了通信质量,还降低了成本。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以及盖板,第一壳体部及第二壳体部均呈圆筒状,第二壳体部套装于第一壳体部,盖板封闭第二壳体部。
具体地,第一壳体部包括相互连通且竖直的第一筒体及第二筒体,第二壳体部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的第三筒体及水平的第四筒体,第一筒体的内径大于第三筒体的内径,第三筒体套装于第二筒体。
较佳地,第二筒体具有插孔,传输线的一端进入第四筒体、穿过插孔与插针的底端连接。
较佳地,该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绝缘件,其位于第三筒体内且位于插针的末端和盖板之间。
较佳地,该连接器还包括垫片,垫片具有一突棱,第一绝缘件具有一卡槽,突棱卡入卡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及盖板,第一壳体部呈圆筒状,第二壳体部呈方筒状,第二壳体部安装于第一壳体部,盖板封闭第二壳体部。
具体地,第一壳体部包括第一通孔,第二壳体部包括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连通,且第二壳体部的侧壁开设有插孔,传输线的一端穿过插孔与插针的底端连接。
较佳地,第一壳体部还包括环槽,连接器还包括垫圈,垫圈容置于环槽内。
较佳地,传输线与插针通过焊接固定。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适用于腔体滤波器的连接器的结构图。
图1b为图1中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与腔体滤波器装配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鸿爱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鸿爱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33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