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控换挡执行器及线控换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2601.2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8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周厚金;谭火南;陈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32 | 分类号: | F16H61/3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朱业刚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执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控 换挡执行器及线控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量产车型的自动变速器挡位控制,基本上都是采用机械拉索软轴控制 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拉索的一端存在一个机械控制机构(换挡器),且拉索需 要穿过中控区域、车身地板或防火墙及前机舱,对空间区域有一定要求。拉索 软轴控制方式,需要换挡器给拉索施加一个物理行程及操作力,带动拉索软轴 运动。将力和行程传递给自动变速器上的控制摇臂。拉索软轴控制方式的缺点 主要有:
(1)拉索软轴需要占用布置空间;
(2)需要在车身上穿孔,降低了密封性能;
(3)为了匹配变速器的力与行程,换挡器需要做成比较大体积的形状;
(4)拉索软轴由于本身的特性,会有摩擦力、间隙产生,影响操作手感;
(5)变速器产生的振动,会通过拉索软轴、换挡器传递给驾驶员,影响舒 适性。
申请号为CN20101010438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线控换挡式车辆的 控制装置,其具备操作机构(换挡器)、执行器及控制机构,操作机构通过驾驶 员的操作来选择车辆的驻车挡位(P挡)、空挡位(N档)或行驶挡位(D挡、S 挡及R挡等),控制机构对执行器进行控制来变更车辆的驻车挡位(P挡)、空 挡位(N档)或行驶挡位(D挡及R挡)。
上述的线控换挡式车辆的控制装置其执行器为不使用永久磁铁的无刷SR 电动机(开关磁组电动机),由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转子和与该转子的旋转中心同 轴配置的定子构成。转子具备与自动变速器的手动轴连接的输出轴32。
上述的线控换挡式车辆的控制装置,自变速器本身需要集成挡位控制功能 (P挡锁止、挡位控制手动阀),驾驶员通过操作机构将挡位信号传输给自动变 速器TCU,TCU通过接通不同的电磁阀,并通过自动变速器内部一系列机构作 用,实现P挡(驻车)锁止和挡位切换功能。
可见,上述的线控换挡式车辆的控制装置其换挡控制复杂;并且,不能人 为干预P挡驻车,当变速器故障时,车辆无法自由移动。
另外,需要自动变速器内部相关机构与执行器(开关磁组电动机)共同作 用,因而,在对应不同型号的自动变速器时,变速器需要重新设计,平台通用 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线控换挡执行器在对应不同 型号的自动变速器时,变速器需要重新设计,平台通用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 线控换挡执行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线控换挡执行器,包括电机、执行器壳体、减速器、配对的丝杆 和丝杆螺母、滑块、推杆及球碗连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执 行器壳体上,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输出端与所述丝杆 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丝杆螺母上,所述滑块的一侧面与所述执行 器壳体的一内侧面滑动接触以限制所述丝杆螺母与丝杆之间的相对转动,所述 推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滑块,另一端与所述球碗连杆的一端球铰连接,所述球 碗连杆的另一端与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摇臂的外端球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器壳体上设置有P挡位置检测微动开关,所述P挡位 置检测微动开关处于所述滑块的行程上,所述P挡位置检测微动开关在与所述 滑块接触时发出P挡位置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包括固定连接的滑块本体及金属骨架,所述滑块本体 为工程塑料件,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金属骨架上,所述金属骨架与所述 执行器壳体间隔设置,所述金属骨架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凸起正对所述P挡位 置检测微动开关,所述P挡位置检测微动开关在与所述凸起接触时发出P挡位 置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形成一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的减速器 输出轴,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与所述丝杆平行间隔;所述线控换挡执行器还包括 连接在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与所述丝杆之间的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能够将所 述减速器输出轴的转动传递给所述丝杆,以带动所述丝杠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装置为同步带-同步带轮组,所述同步带-同步带轮组包 括主皮带轮、副皮带轮及连接所述主皮带轮与副皮带轮的同步皮带,所述减速 器输出轴的外端连接在所述主皮带轮的中心位置,所述丝杆的外端连接在所述 副皮带轮的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2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