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主轴密封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2577.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3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钟嘉伟;关渡军;陈棠佳;陈仲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研理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主轴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静压自调节主轴密封的高分子主轴密封环结构。
背景技术
恒压自调节主轴密封由转动部件与固定部件组成,转动部件为耐磨转环,耐磨转环利用螺栓固定安装于主轴或转轮上。固定部件主要包括工作密封环、浮动密封环、弹簧、压紧螺栓、导向环、密封水箱、工作密封块磨损指示装置、供水排水管路及附件。工作密封环由碳和石墨粉高压成形各种形状的密封环,比其他材料有更低的摩擦系数及其自润性。与碳化硅是自调节主轴密封环使用最宽广的材料;但结构极度脆弱,易因巨大应力和震动而损坏,多数等于泵等流体机械及小容量水轮机。在该密封中,工作密封环和耐磨转环在弹簧的作用下直接接触,当供水量不足,导致工作密封环和耐磨转环之间的润滑不足时,工作密封环容易干烧。水质不纯也影响工作密封环和耐磨转环之间的润滑。另外,工作密封环的上浮力和下压力不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主轴密封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高分子主轴密封环结构,包括转动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包括利用螺栓固定安装于主轴或转轮上的耐磨转环,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工作密封环、浮动密封环、弹簧、压紧螺栓、导向环、密封水箱、工作密封块磨损指示装置以及供水排水管路,所述工作密封环与耐磨转环接触的端面上开有至少一道环形密封水腔,所述环形密封水腔通过斜槽和工作密封环中的主润滑冷却水槽连通后环形密封水腔内填充满润滑水,工作密封环与耐磨转环相对转动时,工作密封环与耐磨转环之间通过环形密封水腔中的润滑水形成一层水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密封水腔的横截面为U形、矩形、梯形或者半圆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密封水腔的数量为1道、2道、3道或者4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密封水腔只有一道时,环形密封水腔为覆盖在工作密封环表面的圆环状的环形密封水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密封水腔为2道或者2道以上时,相邻的两道所述环形密封水腔之间通过隔块分隔成互不连通的密封水腔,所有的环形密封水腔位于同一个圆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密封环通过螺栓固定在浮动密封环下方,所述浮动密封环上部与导向环之间装有若干个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密封环为耐磨弹塑体聚合物合金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密封水腔位于主润滑冷却水槽的外侧或/和主润滑冷却水槽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密封环中位于主润滑冷却水槽外侧的部位为外环,所述工作密封环中位于主润滑冷却水槽内侧的部位为内环,所述外环的截面小于内环的截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工作密封环与耐磨转环相对转动时,工作密封环与耐磨转环之间通过环形密封水腔中的润滑水形成一层水膜,改善工作密封环与耐磨转环的接触面冷却润滑条件,增加冷却水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密封环的端面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密封环的端面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受力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研理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研理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2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厨房龙头
- 下一篇:一种塑料件的防水结构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