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工地工程车辆的降尘幕帘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2368.8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9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华;叶颖娟;肖芳;肖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工地 工程 车辆 降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地工程车辆的降尘幕帘。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进出物料是很常见的现象。在车载渣土、建筑垃圾出场后,如果不进行必要的 处理,必然会在运输中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不利于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目前很多 工地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比如水洗方法。这种方法仅仅是对车辆轮带部位的处理,有一 定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去除车身表面的粉尘。也有采取全车喷淋方式的,存在的不足是水量 较大,存在水浪费的问题,而且需要人工辅助操作、效率低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地工程车辆的降尘幕帘,通过将 水雾化对工程车辆进行全面的粉尘清除,其耗水量少、自动化水平高、作业效率高,以解决 现有技术存在的清除不彻底、水耗费大、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工程车辆的降尘幕帘,所述降尘幕帘为一个门形框架结构,在门形框 架的横梁上设置有雾化发生器,在门形框架一侧立柱上设置有与雾化发生器连通的抽液装置, 在门形框架的横梁、左立柱、右立柱分别设置有可以对门形框架内通过车辆表面进行降尘操 作的喷雾口,所述喷雾口通过雾化管道与雾化发生器连通。
进一步,所述门形框架的横梁为一上端开口的长方槽结构,在长方槽内设置有雾化室, 所述雾化发生器设置在雾化室内。
进一步,所述门形框架的左、右立柱均为一侧面开口的长方槽结构,在左立柱的长方槽 上设置有水平向右的左侧喷雾口,在右立柱的长方槽上设置有水平向左的右侧喷雾口。
进一步,所述雾化室设置两个,且平行设置于横梁内,每一个雾化室的底部设置有竖直 向下的顶部喷雾口,位于左侧的雾化室与左侧喷雾口连通,位于右侧的雾化室与右侧喷雾口 连通。
进一步,所述左侧的雾化室与左侧喷雾口之间、右侧的雾化室与右侧喷雾口之间均设置 有抽气泵。
进一步,所述雾化发生器为成排设置的多个雾化片,所述雾化片为压电陶瓷片。
进一步,所述门形框架的横梁上设置有遮阳雨棚。
进一步,所述门形框架的左立柱及右立柱底部设置有安装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在门形框架横梁、左立柱、右立柱上的喷雾口对通过门形框架的车 辆表面喷涂高雾状介质,清除车辆表面粉尘,从而达到降尘的目的,由于喷雾口设置在通过 车辆的上方及左右两侧,可以对车辆全表面进行清洗,除尘彻底,同时,采用雾化介质,耗 水量少,可以自动化作业,其作业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 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 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 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遮阳雨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雾化室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门形框架;2-雾化发生器;3-抽液装置;4-横梁;5-左立柱;6-右立柱;7-雾化室;8- 雾化片;9-左侧喷雾口;10-右侧喷雾口;11-顶部喷雾口;12-抽气泵;13-遮阳雨棚;14-安装 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未经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23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车辆惯性供能的轨道列车电液制动系统
- 下一篇:雨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