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40856.5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致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6 | 分类号: | 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裘晖 |
地址: | 5104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装饰 拼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装饰的领域中,墙面装饰上采用常规的HPL板进行挂板装饰时,因板材的规格限制,每件HPL板排布拼接时,常常需要采用内外止口拼接,拼接截面如图1所示。其止口连接方式需要在两件板上拼接处正反面各锣掉深度为5mm、宽度为10mm的止口。挂板时止口处互相搭配预留5mm的缝隙。因板材安装时采用铝材龙骨扣片式进行挂板,扣片与止口处还相距40mm左右,又因板材一面锣掉了5mm深10mm宽的止口,导致板材的的应力失去平衡。挂板时间久后容易出现挂板面接口处翘曲导致不平的现象,该现象破坏整体的平整度,影响外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HPL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由于该板材具耐撞击、耐磨、耐烟灼、耐潮湿、抗腐蚀、易清理的特性,且颜色丰富,逐步成为装修建材市场上的宠儿。因此,板材连接方式的改进,提高整体挂板的平整度,就具有重大的市场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拼接方便、整体挂板平整度高的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包括第一挂板、第二挂板和插条,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拼接面上分别设有U形槽,插条嵌于两个U形槽内,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之间通过插条固定拼接。该结构中,通过在拼接面设置U形槽,再通过插条插接使相邻的两个挂板固定拼接,相比传统的拼接方式,在不破坏板材应力的前提下,正好能解决整体挂板的平整度问题,不仅能扩大板材平面拼接的应用范围,更能提高HPL板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第一挂板的U形槽为第一U形槽,第二挂板上的U形槽为第二U形槽,第一U形槽的开口与第二U形槽的开口相向,插条两侧分别位于两个U形槽内。
所述U形槽的深度为7~15mm。该深度范围在尽量降低加工难度的同时,可满足目前市面通用规格的HPL板的稳定拼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形槽的深度为10mm。
所述插条的宽度与两个U形槽的深度之和相等。
所述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厚度相等,两个U形槽分别位于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拼接面中部,各U形槽前后两侧的板材厚度相等,可有效保证U形槽前后两侧的板材应力保持平衡,防止翘曲导致表面不平的现象。
所述插条的厚度与U形槽的槽宽相等。
所述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分别通过龙骨组件固定于墙体上,且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并列拼接于墙体的表面上。
所述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分别为HPL板。
所述U形槽为贯穿于第一挂板或第二挂板相对两侧面的通槽。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挂板拼接结构中,通过在挂板的拼接面上开设U形槽,并通过插条固定拼接,在不破坏板材应力的前提下,正好能解决板材挂板平整度问题,不仅能扩大板材平面拼接的应用范围,更能提高HPL板的市场竞争力。
本挂板拼接结构应用于挂板安装时,可根据拼接的位置,快速任意安装,可有效的控制板材表面的平整度,节约维修费用;同时,经实践证明,该结构加工时,比传统开止口方式的工时缩短1/3,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的大量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平面HPL板安装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挂板拼接结构应用于HPL板安装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建筑装饰用的挂板拼接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挂板1、第二挂板2和插条3,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拼接面上分别设有U形槽4,插条嵌于两个U形槽内,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之间通过插条固定拼接。该结构中,通过在拼接面设置U形槽,再通过插条插接使相邻的两个挂板固定拼接,相比传统的拼接方式,在不破坏板材应力的前提下,正好能解决整体挂板的平整度问题,不仅能扩大板材平面拼接的应用范围,更能提高HPL板的市场竞争力。其中,第一挂板的U形槽为第一U形槽,第二挂板上的U形槽为第二U形槽,第一U形槽的开口与第二U形槽的开口相向,插条两侧分别位于两个U形槽内。U形槽的深度为10mm。插条的宽度与两个U形槽的深度之和相等。插条的厚度与U形槽的槽宽相等。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厚度相等,两个U形槽分别位于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的拼接面中部,各U形槽前后两侧的板材厚度相等,可有效保证U形槽前后两侧的板材应力保持平衡,防止翘曲导致表面不平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致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致盛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408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