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再生填料-植物组合式沟渠-护坡氮磷生态拦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8895.1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敏;王晓玲;乔斌;李建生;郑晓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叶青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填料 植物 组合式 沟渠 护坡 生态 拦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净化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再生填料-植物组合式沟渠‐护坡氮磷生态拦截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化肥使用量居世界首位,但化肥的利用率很低,化肥的过量使用及施肥结构的不合理导致肥料在降雨和灌溉后大量流失,含大量氮磷养分的径流直接排入河道或湖泊,形成了对水体富营养化的严重威胁。研究表明,太湖水富营养化问题与农业面源污染有着直接关系。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控制面源污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国内关于面源污染的研究由20世纪80年代开始,如武汉市东湖流域山地和农田区域氮磷流失、江苏太湖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等。目前,我国常见的面源污染控制工程,主要包括植物缓冲带、人工湿地系统、多水塘系统,生态沟渠系统等,利用植被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截留能力,实现对面源污染物的截留和过滤。工程建设过程中,与周围的景观紧密结合,不仅有效地削减农村面源污染负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环境景观。
生态沟渠对农业面源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净化作用,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域特色的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手段。我国农田沟渠众多且较为统一,如果利用现有农田沟渠建成具有拦截功能的沟渠湿地,将能减少农田流失N、P进入水体的风险。但是当暴雨发生时,沟渠排水量大,水力停留时间短,生态沟渠对氮磷的吸收拦截效果就会大幅度下降,导致大量高浓度农田排水直接进入河道或进入后续的水处理单元,造成河道或者后续水处理单元的污染物负荷大幅度提高。如何保证在暴雨径流进入河道之前降低氮磷污染物的浓度,成为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污水输送、拦截及净化于一体的可再生填料-植物组合式沟渠‐护坡氮磷生态拦截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农田、现有沟渠及河道护岸,解决了生态工程占用耕地多的问题,具有处理效能高、应用范围广、景观效果好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可再生填料-植物组合式沟渠‐护坡氮磷生态拦截系统,包括截面为梯形的沟渠,所述沟渠设置于农田和河道之间,所述沟渠邻接河道一侧的渠壁连接有生态护坡;所述沟渠的渠壁内侧均铺设有沟渠三维植物网,所述沟渠三维植物网上铺设有中空的混凝土防渗砌块,所述沟渠渠壁铺设的混凝土防渗砌块的中空部位填充有填料并种植有护坡植物;所述沟渠底部由下至上铺设有中空的混凝土防渗砌块和沟渠填料层,所述沟渠底部铺设的混凝土防渗砌块的中空部位填充有填料并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生态护坡包括河道护岸,所述河道护岸上铺设有护坡填料层,所述护坡填料层上铺设有与沟渠三维植物网相连接的护坡三维植物网,所述护坡三维植物网上种植有护坡植物。
所述沟渠邻近农田一侧的渠壁上端设置有沟渠廊道压顶。
所述沟渠邻接河道一侧的渠壁高度低于邻接农田一侧的渠壁高度,所述沟渠邻接河道一侧的渠壁上端等间距的设置有凸台。
所述混凝土防渗砌块由空心六边形护坡砖构成,所述混凝土防渗砌块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用于各个混凝土防渗砌块彼此间连接的凸块和凹槽。
所述沟渠填料层和护坡填料层均由碎石或卵石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不占用耕地,沟渠设置于农田和河道之间,根据现有沟渠和河道边坡改造建成,工程造价低、操作简易,适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防渗砌块通过凸块和凹槽的联结紧密排列于沟渠周壁和底部,有效防止渗漏,中空部位种植护坡植物或水生植物,密集的植物茎叶和根系可以有效过滤、截留农田径流中的悬浮物,并吸收拦截下来的氮磷等营养物;
(3)本实用新型中,沟渠底部的混凝土防渗砌块中种植的水生植物选用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可将空气中的氧转运到根部,再经过植物根部的扩散,在植物根须周围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区、兼氧区和厌氧区,有利于硝化、反硝化反应和微生物对磷的过量积累作用,达到除氮、磷等污染物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沟渠底部铺设有沟渠填料层,河道护岸上铺设有护坡填料层,所述沟渠填料层和护坡填料层均由卵石或碎石等填料构成,利于生物膜的形成与生长,构成植物-微生物系统,提高了净水能力;
(5)本实用新型中,沟渠填料层中填料所吸附的氮磷在植物的吸收以及细菌的作用下逐渐减少,填料所处环境干湿变化,有氧厌氧交替进行,有利于填料中有机物等污染物被分解吸收,从而达到填料再生的效果,无需更换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88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