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凝汽器进水端弧面微漩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7456.9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皓;徐传海;桂本;刘杰;张春琳;刘乐;黄程鹏;周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9/00 | 分类号: | F28B9/00;F28G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汽器 进水 端弧面微漩 导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汽器胶球清洗系统,特别指一种凝汽器进水端弧面微漩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凝汽器抽真空系统为燃煤电厂核心系统之一,其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到汽轮机做工效率及全厂热耗。
胶球清洗系统作为清洁凝汽器冷凝水管束,减少管束阻力,增强管束流动特性的常见设备,在我国能源、电力、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胶球清洗系统投放胶球后,胶球回收率较低,部分胶球富集在凝汽器出端水室无法回收,从而导致了清洗效果下降,凝汽器冷凝水流通面积减小等问题。与此同时,收球系统工作时凝汽器出口段冷却水流场紊乱也导致了凝汽器管束内部流速不均,凝汽器换热效率下降,汽轮机背压升高、燃煤电厂效益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优化凝汽器出水端流场,减少流体扰动,提升胶球利用效率一体化设备的相关研究仍未有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凝汽器管束内部流速不均而提供的一种凝汽器进水端弧面微漩导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凝汽器进水端弧面微漩导流装置,包括微漩导流板以及与所述微漩导流板配套使用的凝汽器进水端水室;所述微漩导流板贴合于所述凝汽器进水端水室;
所述微漩导流板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圆孔,所述导流圆孔与所述凝汽器进水端水室上的凝汽器进水管相适应;所述微漩导流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导流凸起,所述弧形导流凸起与水流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微漩导流板为高分子树脂材料导流板。
再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圆孔内壁设置有漩涡型螺纹。
在凝汽器进水端设置微漩导流装置可以有效的优化凝汽器冷凝水进水室相关流场,在管束入口处增加冷凝水流速并形成漩流,可使胶球加速并准确进入管束内部,减少水室胶球停滞区域,解决胶球清洗收球率低,凝汽器管束清洗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凝汽器进水端水室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微漩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微漩导流板局部俯视图。
图4为螺旋状导流圆孔。
图中:微漩导流板1;凝汽器进水端水室2;螺旋状导流圆孔3;漩涡型螺纹4;凝汽器进水管5;清洗胶球6;弧形导流凸起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凝汽器进水端弧面微漩导流装置,包括微漩导流板1以及与微漩导流板1配套使用的凝汽器进水端水室2;微漩导流板1贴合于凝汽器进水端水室2;
微漩导流板1设置有若干个导流圆孔3,导流圆孔3与凝汽器进水端水室2上的凝汽器进水管5相适应,即导流圆孔3与凝汽器进水管5位置对应,直径相同;微漩导流板1上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导流凸起7,弧形导流凸起7与水流方向相反,这种设计消除凝汽器进水室收球盲区,避免了清洗胶球6在进水室停留的情况。
作为优选方案,微漩导流板1为高分子树脂材料导流板。导流圆孔3内壁设置有漩涡型螺纹4,使得冷凝水加速流过并形成漩涡。
以上未作详细说明均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74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定型冷却塔
- 下一篇:一种玻璃管防腐蚀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