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清除残留粉尘的捕尘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6800.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辉煌 |
主分类号: | E21F5/20 | 分类号: | E21F5/20;B08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362607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除 残留 粉尘 捕尘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清除残留粉尘的捕尘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环境的恶化,粉尘也是引起环境问 题的主要污染物。我国矿山企业四大职业危害(工伤死亡、粉尘、毒物、爆炸) 中最严重者当属尘害。粉尘被工人吸入体内,在呼吸系统沉积到一定的剂量 后,就会导致尘肺病的发生。尘肺病是危害广大从业人员健康的最严重的一 种职业病,主要分布于煤炭、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石油及轻工等行业。 因此如何积极有效的降低工作环境中的煤矿粉尘浓度,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
煤矿的防治粉尘的措施分为三大类:防尘措施;除尘降尘措施;预防煤 尘爆炸及限制爆炸扩大范围的措施。其中,使用捕尘门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 方式。捕尘门是在回风道或者其他风尘较多的地方设置安装纱网门,通过纱 网门较小的纱网网眼过滤粉尘,从而达到降低风尘浓度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捕尘门长时间使用后,就会有颗粒较大的粉尘残留在捕尘 门的纱网内(图1为现有的捕尘门残留粉尘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残留在网 孔的粉尘给通风造成影响,而在煤矿内良好的通风对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采取人工清除,会存在浪费人力且清除不及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清除残留粉尘的捕尘门,可以解决现有捕尘门上 存在残留粉尘的问题,在保持防尘的同时,又保证了通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清除残留粉尘的捕尘门,包括:一种可清除残留 粉尘的捕尘门,包括捕尘门本体、上门框支撑件以及碰撞阻挡件,其中:
所述捕尘门本体包括对称分布的左扇门和右扇门,所述左扇门和右扇门 的门板为具有均匀大小网孔的纱网,且所述左扇门和右扇门的中部分别设置 有固定点;
所述左扇门和右扇门以所述上门框支撑件为轴与所述上门框支撑件轴连 接;
所述上门框支撑件左右设置两个滑轮装置,分别通过钢绳与所述左扇门 和右扇门的固定点对应连接,所述钢绳通过所述滑轮装置进行拉伸;
所述碰撞阻挡件设置在所述捕尘门本体底部的地面上,所述碰撞阻挡件 的高度大于所述捕尘门本体底部的高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上门框支撑件左右设置的两 个滑轮装置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上设置有定时器,所述电机根据定时器设 置的时间周期性的带动滑轮拉伸连接在所述左扇门和右扇门的固定点的钢 绳。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电机带动滑轮拉伸连接在 所述左扇门和右扇门的固定点的钢绳时,所述左扇门和右扇门被拉起时与垂 直线的角度为30度~90度时停止拉伸,并自由放下所述左扇门和右扇门。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定时器设置的时间为5小时~ 10小时。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地面靠近所述碰撞阻挡件处设 置有回收凹槽,用于收集清除的残留粉尘。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碰撞阻挡件采用钢板材质制 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清除残留粉尘的捕尘门,在清除捕尘门的残留粉尘 时,通过在捕尘门和上门框支撑件之间设置可拉伸的轮滑结构,拉伸钢绳使 得捕尘门拉起一定角度后自由放下,在捕尘门沿上门框支撑件旋转落下时, 与碰撞阻挡件进行碰撞,产生的振动将使残留在捕尘门的粉尘脱落,从而达 到清除残留粉尘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捕尘门残留粉尘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清除残留粉尘的捕尘门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清除残留粉尘的捕尘门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清除残留粉尘的捕尘门实施例二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辉煌,未经张辉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6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拱隧道中隔墙顶排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方位让压型锚杆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