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充分利用余热的多功能节能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6511.2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9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淼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淼东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1;F22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45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分利用 余热 多功能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充分利用余热的多功能节能 灶。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一般在用普通的灶用于烧饭或者烧菜,一般都是灶体内设置 燃烧腔,燃烧腔上方放置锅体即可用于烧饭或者烧菜,此种结构的灶体对 热能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并没有被充分地利用,只 是部分被用于加热上方的锅体了,向周围散失的热量比较多,进而造成了 严重浪费;与此同时燃料燃烧后的废气带走一部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余热的多功 能节能灶,充分利用灶体内燃料燃烧的热量,同时对燃烧后的余热进行二 次吸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支架(1), 所述支架(1)中部上端设置有节能灶(3);所述节能灶(3)包括灶体(202), 以及与设置在其内部的灶芯(305);所述灶芯(305)中间设置有燃烧腔 (303),其下方设置有落灰腔(304);所述灶体(302)与灶芯(305) 之间设置有空气腔(307);所述所述节能灶(3)左边设置有第一水箱(2); 所述第一水箱(2)与节能灶(3)之间连接有热水循环管道(4);所述节 能灶(3)右边设置有蒸汽系统(5);所述蒸汽系统(5)右端设置有第二 水箱(6)。
进一步的,所述灶芯(305)为开口的环形锥体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加 热水腔体(306)。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循环管道(4)包括上管道(401)与下管道(402); 所述上管道(401)向下倾斜连接在加热水腔体(306)上端;所述下管道 (402)连接在加热水腔体(306)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灶体(302)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301)。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系统(5)包括蒸汽系统壳体(504);所述蒸汽 系统壳体(504)上端设置有蒸汽室水箱(505);所述蒸汽室水箱(505) 下端设置有若干蒸汽室纵向管道(502);所述蒸汽室纵向管道(502)之 间通过若干蒸汽室横向管道(503)连接;所述灶芯(5)上方设置有蒸汽 导热管(501);所述蒸汽导热管(501)右端连接在蒸汽系统(5)左侧蒸 汽室纵向管道(502)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箱(6)包括第二水箱外箱体(602),以及与 设置在其上端的出烟口(601);所述第二水箱外箱体(602)内部设置有 第二水箱内箱体(604);所述第二水箱外箱体(602)与第二水箱内箱体 (604)之间设置有废气通道(605);所述第二水箱内箱体(604)内部设 置有若干横向倾斜布置的与第二水箱外箱体相通的第二水箱发热管(603)。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室水箱(505)内部设置有液位感应器下(507), 其上端设置有液位感应器上(508);所述蒸汽室水箱(505)内部设置有 电磁水阀(5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燃烧时,热量一部分被第一水箱(1)吸收,为生活所需提供开水: 节能灶(3)在使用时,灶芯(305)内的水被烧开,通过倾斜的上管道(401) 与下管道(402)循环到第一水箱(2)内部,使第一水箱(2)内的水被烧 开。
2、燃烧时产生蒸汽,可供蒸汽蒸饭柜使用:节能灶(3)在使用时, 蒸汽导热管501内部的水被烧开,开水通过蒸汽室纵向管道502与相连的 蒸汽室横向管道503,使蒸汽室水箱505内的水沸腾产生蒸汽。
3、蒸汽室水箱(505)具有自动补水功能:当蒸汽室水箱(505)中的 水位下降到液位感应器下(507)的位置时,电池水阀(506)自动打开, 开始自动注水;当当蒸汽室水箱(505)中的水位上升到液位感应器上(508) 的位置时,电池水阀(506)自动关闭,停止注水。
4、燃烧后,烟雾中带有余热被第二水箱(6)吸收利用,为生活所需 提供温水:燃烧时灶体(302)内的空气腔得到了加热,其燃烧的烟雾和热 量通过蒸汽室纵向管道(502)与蒸汽室横向管道(503)中间隙,进入到 第二水箱内箱体(604)内,被横向倾斜布置的第二水箱加热管(603)吸 收,使第二水箱(6)内的水加热,烟雾通过出烟口(601)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淼东,未经陈淼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6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