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垃圾塑料无害化处理及能源化利用的专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5825.0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1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成志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垃圾 塑料 无害化 处理 能源 利用 专用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废弃物的处理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塑料无害化处理及能源化利用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废弃塑料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填埋法、焚烧法、熔融再生法和化学回收法等。填埋和焚烧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又造成资源浪费,熔融再生法处理废塑料,虽然工艺路线较短,但由于加工过程中易混入杂质和降解交联,致使再生塑料制品的物理性能一再降低,逐渐失去利用价值,最终成为不能再生的垃圾塑料,但这些垃圾塑料的化学能量并未消失,仍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对环境没有污染的技术条件下对垃圾塑料进行完全无害化处理、并对其化学能量进行能量化利用的专用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垃圾塑料无害化处理及能源化利用的专用设备,它包括给料输送装置、进料装置、螺旋输送式脱气装置、中和塔、移动床裂解装置、排渣装置、催化塔、分馏塔、冷凝塔、压缩机、液化系统、燃烧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及控制系统;
给料输送装置、进料装置由输送带衔接,螺旋输送式脱气装置、移动床裂解装置、排渣装置轴向连接,中和塔、催化塔、分馏塔、冷凝塔、压缩机、液化系统、燃烧机、循环水冷却系统用管道相连接;
控制系统分别与给料输送装置、进料装置、螺旋输送式脱气装置、中和塔、移动床裂解装置、排渣装置、催化塔、分馏塔、冷凝塔、压缩机、液化系统、燃烧机、循环水冷却系统相联接,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实现进料、脱气、裂解、催化、分馏、排渣、冷凝过程中进料量、输送速度、温度、压力的自动检测和管理。
进一步,给送料装置采用链板式提升机,进料器采用拨叉式旋转推料器;
进一步,螺旋输送式脱气装置、移动床裂解装置、排渣装置为不同直径、不同螺距的螺旋轴及其相配合的螺旋筒包括气体引出的管路组成,中和塔采用气-液相反应器、催化塔采用气-固相反应器、分馏塔采用自回流填料塔、冷凝塔采用管壳式水冷凝塔;
进一步,压缩机、液化系统采用涡旋式压缩机,由变频电机驱动,燃烧机采用自动控温气体燃料燃烧机,循环水冷却系统由淋水式空气换热水冷却塔加循环水泵组成;
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监视器和执行电器,控制系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各种数据在监视器上实时显示出来并进行记录,同时将这些数据与计算机设定的数据进行比对后,对执行电器发出指令,自动校正执行偏差量,使专用设备始终保持正常运转,当专用设备出现故障时,控制系统将报警并自行启动安全装置或者自动停机。
更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还加装有无线网络远程监测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垃圾塑料无害化处理及能源化利用的方法,它包括加热并脱除垃圾塑料中的有害气体、将塑料进行催化裂解、分离出裂解物中的汽油、柴油、燃气和碳黑并分别收集等工序,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水洗或不需水洗粉碎后的垃圾塑料由给料输送装置加入进料器,由进料器推入螺旋输送式脱气装置的螺旋筒,燃烧机将螺旋送料式脱气装置加热到工艺温度,将垃圾塑料在输送的过程中脱除有害气体;
(2)将脱除有害气体后的熔融塑料继续推入由燃烧机加热的移动床裂解装置,在工艺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裂解,生成裂解气和碳黑,碳黑经排渣装置排出;将裂解气在保持温度的状况下送入催化塔,在催化剂和催化温度的作用对裂解气进行催化重整生成混合油汽,将混合油汽继续送入分馏塔,溜出柴油送入柴油收集器;
(3)再将余下的混合油气输送入由冷却塔水冷却的冷凝塔,分离出汽油和尾气,将汽油送入汽油收集器,尾气则被压缩机送至液化系统制成液化气装入储罐;将有害气体气体输送至中和塔与碱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溶液后通过阀门排出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成志,未经杨成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5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